学校作业布置批改管理制度(符合五项管理-不得用手机不得要求家长批改等)学校作业布置批改管理制度(符合五项管理不得用手机不得要求家长批改等) 一、 作业布置要求 (一) 老师布置作业坚持“精选、 先做、 精析”。 老师要精心进行作业布置,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增强作业的层次性、 适应性和可选择性, 满足学生的不同进展需求。 (二)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育独立性、 责任心、 创新精神。 三、 作业建设基本要求 ( 一) 总量要求 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科目 及作业量应严格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执行, 小学一、 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其他年级除语文、 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语文、 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 1 小时。 ( 二) 作业设计与布置要求 1. 学校各学科教研组必须坚持每周讨论一次学生作业布置, 在作业内容、 数量、 要求等方面, 经过组内成员集体讨论, 提出学生作业周布置计划。 最后由教导处进行审批。 2. 精选作业内容, 实施有效作业, 确保作业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 作业的布置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课程目 标要求, 仔细精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习题, 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激活思维, 培育创新能力。 3. 丰富作业形式, 提倡布置探究性、 实践性的家庭作业。 作业形式应结合学生的实际, 除布置一定量的家庭书面作业外, 应加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制造力。 既要有练习型、 准备型作业, 也要有扩展型、制造型作业。 除书面作业外, 要鼓舞编制口 语交际作业、 综合实践作业、 实验操作作业, 逐步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4. 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 提倡“必做作业+选做作业” 模式, 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5. 建立老师“先做作业” 制度。 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作业,老师必须先做一遍。 老师在先做作业的过程中, 了 解作业的难易程度、 所需时间、 法律规范格式、 容易出错的地方和适宜的学生群体, 做到布置作业适量且具有针对性。 6. 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 重复性、 难度过大的作业。 不允许老师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处学生。 杜绝翻印配套练习或以套题、 教辅练习代替作业的现象。 7. 严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