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专项督查自查报告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展战略中,教育信息化是推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也是从内涵上落实教育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必定选择。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区《静安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展规划》等六个文件的精神,我校根据有关专项督导的要求,仔细自查,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坚持在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作到以合理规划、分步实施、滚动进展为指导方针,围绕信息化环境建设、师资建设和普及信息技术教学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究,做了一定的工作,现汇报如下:一、把握机遇,加快建设,努力营造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新环境。1.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信息化教育是推动素养教育的一个有力武器,是培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的趋势所在。在学校的四年规划中,针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我们提出要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与开发,建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信息技术工作领导小组。我们通过网管员的培训,了解了学校网络的建设与促进学校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学,初步掌握了网络应用的基本技术,为推动学校全体老师的计算机能力提高起了培育作用。通过学习,我们认为信息化教育的重点并不是要让师生学会使用因特网,掌握计算机技术本身,而是要通过计算机与网络的强大功能探究新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培育出能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具有较强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这才是我区大力开展信息化教育的目标所在。2.珍惜资源,合理应用在区有关部门的关怀下,我们学校现有 2 间计算机房,面积为 90 平方米,共有计算机178 台(含库存待处理机器),实际使用学生机 88 台,老师计算机 30 台,生机和师机比例分别为 6:3.开发资源,提高效益4.扎实培训,优化队伍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具备现代化信息素养,与网络信息平台具有亲和力的现代化师资队伍。我校通过三方面的工作积极开展老师信息化技能培育的工作:第一是依托教育学院的计算机能力测试和未来因特网教育培训;第二是工会积极开展各种基本计算机能力的校内培训和各项竞赛,优胜者进行奖励;第三是通过区校的教学比武和“”区 赛马场 活动,促使老师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进行网络教学,课件制作的自我培训。作到以课件制作驱动,以理论培训支撑,以课程整合进展。二、不断探究,仔细实践,努力实现素养教育的新突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最终对象是学生,因此我们认为它必须以各种形式,贯穿于素养教育的整个实施过程,促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