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中国法学教育强化实践性教学的思考

对中国法学教育强化实践性教学的思考_第1页
1/3
对中国法学教育强化实践性教学的思考_第2页
2/3
对中国法学教育强化实践性教学的思考_第3页
3/3
对中国法学教育强化实践性教学的思考摘要在法学专业本科教育阶段应当强化理论知识的传授,英美法系的案例教学法并不适合我国,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应该将案例与相关法学理论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掌握该理论的内涵。关键词法学教育案例理论知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本文中所说的法学教育是指普通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全日制本科阶段的学校教育,而非广义上的校内外法学教育的总称。近 20 年来,法学专业本科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全日制本科高等院校均设置有法学本科专业。反思近 20 年来法学本科教育的得失,探讨法学本科教育的走向以及如何办好法学专业本科教育也日渐成为法学教育界深化探讨的一个话题。有不少学者对目前法学教育中的“重理论、轻实践”提出了深刻的批判。甚至还有人将目前法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率低也归因于法学教育的“轻实践”,认为法学本科教育现在多理论灌输、学生实践能力不足、课程设置脱离社会实际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思潮的引导下,一些法学专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大量压缩理论教学课时增设大量所谓实践教学环节,除了理论课的讲授外,一般还有模拟法庭、刑事犯罪侦查与经济犯罪侦查试验等。笔者还见过有法律院系打着强化实践性教学的旗号开设了一门《司法职业道德》课程,每周两个学时,共一个学期。笔者实在是想不明白,有必要用一个学期 40 个学时的时间来讲授司法职业道德吗现在全国的法律院校达到了 702 所,在校学生超过 70 万人,客观而言,不可能每一个法学专业学生在毕业后都能从事法学理论讨论和司法实务工作,必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就业困难,这种局面的产生与所谓的法学本科教育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是不相干的。笔者也反对在课堂上一味的讲授纯而又纯的理论知识,笔者读本科时有一位老师上课时就是一味讲授西方的法学理论,并没有介绍如何运用中国法学理论知识解决中国司法实践中的问题,由于讲授的内容过于深奥和抽象,大家均表示一个学期下来什么也没听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的。客观的讲,从笔者从事法学教育以来所接触的法学专业老师来看,类似这样的老师是非常少的。能够将深奥的西方法学理论钻研透彻并讲授出来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需要沉下心来甘于坐冷板凳仔细去钻研,在目前这种浮燥的社会大环境下,能够作到这一点的法学专业老师是很少的。国内法律院校,特别是一些相对来说实力比较弱的法律院校中的老师出于各种原因总是将精力放在代理案件上,很少能够静下心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对中国法学教育强化实践性教学的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