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序号指标名称指标单位数据精度发布周期指标定义和计算方法统计口径数据来源评价方法一目标网架1网架结构合理率%小数点后两位半年度计算公式:网架结构合理率=实现目标网架的大馈线数/大馈线总数 X100%。注:1•实现目标网架的大馈线数:以大馈线为单位逐条验算,验算通过的统计实现目标网架的大馈线。2•验算规则:统计与被验算大馈线存在联络的大馈线数量 X(不包括被验算对象自身),X=1(单联络、单环网)、X=2(三联络)、X=3(双环网)属于目标网架,其他值为非目标网架。C 类以上供电区10(20)kV公用线路PMS2.0五分段评价法:A 段:三 90%,100 分;B 段:80-90%,80 分;C 段:70-80%,60 分;D 段:60-70%,40 分;E 段:〈60%,20。2网架标准接线率%小数点后两位半年度计算公式:采用标准接线的大馈线数/大馈线总数 X100%。注:采用标准接线的大馈线是指符合《配电网技术导则》中 10kV 典型接线方式,架空网为三分段、三联络或三分段、单联络,电缆网为单环网或双环网。C 类以上供电区 10(20)kV公用线路PMS2.0五分段评价法:A 段:三 90%,100 分;B 段:80-90%,80 分;C 段:70-80%,60 分;D 段:60-70%,40 分;E 段:〈60%,20。二线路配置1线路分段合理率%小数点后两位半年度计算公式:线路分段合理率=分段合理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 X100%。注:电缆线路分段合理是指单条线路分 3-5 段,每段容量 2000〜3000kVA;架空线路分段合理是指单条线路分 3 段,每段容量 3000〜4000kVA。C 类以上供电区 10(20)kV公用线路PMS2.0五分段评价法:A 段:三 90%,100 分;B 段:80-90%,80 分;C 段:70-80%,60 分;D 段:60-70%,40 分;E 段:〈60%,20。2线路联络合理率%小数点后两位半年度计算公式:线路联络合理率=联络合理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 X100%。注:线路联络合理是指符合《配电网技术导则》中 10kV 典型接线的联络方式,架空网为三联络或单联络,电缆网为单环网或双环网(单联络),且相互联络的线路分别为不同的变电站出线。C 类以上供电区 10(20)kV公用线路PMS2.0五分段评价法:A 段:三 90%,100 分;B 段:80-90%,80 分;C 段:70-80%,60 分;D 段:60-70%,40 分;E 段:〈60%,20。3线路有效联络率%小数点后两位半年度计算公式:线路有效联络率=(线路总条数-无效联络的线路条数)/线路总条数 X100%。注:无效联络包括 1•线路首端的联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