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错误!未定义书签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2.1 支护设计概况2.2 场区周边环境2.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4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3、工程特点3.1 支护设计工程量3.2 工程特点及实施难点4、施工组织管理4.1 施工组织部署4.2 施工协调管理4.3 组织管理体系5、施工平面布置及各项目需用计划5.1 总体布置5.2 现场平面布置原则5.3 现场平面布置管理5.4 主要材料物质计划6、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顺序6.1 施工顺序6.2 主要施工方法6.2.1 微型钢管桩施工6.2.2 锚杆施工6.2.3 锚管土钉挂网喷射砼面板及钢筋网6.2.6 土方开挖施工6.2.7 坡顶、坡底排水6.2.8 上层滞水处理6.3 施工注意事项7、施工进度计划及人员安排7.1 工期目标7.2 工期保证措施7.3 施工人员安排8、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8.1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8.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体系及质量职责8.3 质量体系主要要素控制9、工期保证措施10、安全保证措施10.1 安全目标10.2 安全保证措施10.3 安全技术保证措施10.4 施工机械安全控制措施11、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12、基坑监测及应急措施12.1 基坑监测12.2 应急措施12.3 应急措施安排1、编制依据1.1 深基坑支护设计书1.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3 湖北省深基坑工程技术规定(DB42/159-2004)1.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1.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1.6 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1.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J27-88)1.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1.9 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2、工程概况2.1DDDDDD根据基坑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放坡卸载、喷锚网、土钉挂网喷面、微型压浆钢管桩相结合的支护方式2.2DDDDDD2.3DDDDDDDD通过勘察查明,本场地土层主要为冲洪积粘土、粉质粘土,上部为厚度不等的填土及粘性土,局部分布有淤泥质粉质粘土,下伏志留系泥岩。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区岩土层可分为大层,各层由新到老分述如下:①杂填土():杂色,褐红色,稍湿饱和,上部为砼地坪,下部以碎石、砂等为主,含粘性土。松散状态,结构紊乱,不均匀。厚度为,场地普遍分布。堆填时间不一。① 素填土():褐红色、黄褐色为主,饱和,以粘性土为主,夹有少量碎石,松散状态,不均匀,地下水位以下呈软流塑状态。局部分布,厚度为。堆填时间不一。② 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褐色、灰色、黄褐色,饱和。软塑流塑状态。属高压缩性土。局部分布,厚度为。②粉质粘土():黄褐色为主,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