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育探讨[摘要]强化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育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育改革的重点。针对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育的薄弱环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着力推动以实践能力培育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建构突出实践能力培育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加强校内实践技能训练和校外实践教学管理,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实践指导老师队伍建设.从而不断提高幼教人才培育质量。[关键词]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育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能力,是凸显高校人才培育质量和人才培育特色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向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对高学历、高素养幼儿园老师需求量的激增,大力进展学前教育专业、培育应用型学前教育本科人才已成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进展的必定趋势。本文拟从当前高校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着手.提出高校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育的改革思路。一、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及其形成条件实践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处理问题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它由一般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构成。一般实践能力泛指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属普适性能力,通常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属从事某种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门能力,需要经过专业训练获得,如老师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能力等。从上述概念描述可见,实践能力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操作能力”或“动手能力”,而是以解决问题为指向的一种综合能力。从应用型人才培育的角度看,实践能力更多是指围绕职业需要、胜任职业工作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育的职业定位主要是幼儿园老师,其职业范畴包括设计、组织、实施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创设符合幼儿进展需要的环境,科学安排幼儿一日生活,开展家园合作,从事教学讨论工作等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进展相关的系列工作。因此,从职业需要看,幼儿园老师应具备的实践能力包括良好的沟通、沟通、表达、合作、协商能力等一般实践能力,以及观察评价幼儿进展水平,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管理班级,创设适宜环境,开发与运用教学资源,教学反思,教学讨论,开展家长工作等专业实践能力。显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