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当技术插上资本的翅膀

当技术插上资本的翅膀_第1页
当技术插上资本的翅膀_第2页
当技术插上资本的翅膀传统的市盈率概念,已经无法评估技术公司在资本市场的投资收益。中国 A 股市场第一只真正的网络股是 2024 年 12 月 15 日上市的网盛科技,这家公司市盈率 134 倍,其创始人和总裁孙德良控制 62.25%的股权,以当天股价 62.8 元人民币计算,孙身价 27 亿元人民币,一夜之间跻身中国巨富之列。假如没有资本市场,孙德良个人要积累 27 亿元人民币的财宝,以公司每年 2500 万元人民币左右的利润,以他所控制的股份需要 173年才能达到这个数字,而孙德良从创建这个公司到上市只花了 10 年。这样的神话并不陌生,我们在 20 世纪最后几年华尔街掀起的网络狂潮中早就见识过了。那时很多股票一上市就会上涨十倍几十倍,有的市盈率甚至达到 300 倍。当网络泡沫破裂后,很多公司前面的数字没有了,只剩下后面无数个零,但也有一些公司的股价至今依旧高高在上,如微软、Sun、思科等。20 世纪最后的几年,资本市场让技术插上了翅膀,有的公司如虎添翼展翅高翔,有的则云端折翅粉身碎骨。当技术插上资本的翅膀时,世界发生了什么?让我们回到工业革命之初。瓦特改进、发明的蒸汽机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当年瓦特改进蒸汽机的时候,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本进行试验和商业化,他只能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一些富有的、有相同理念的企业家。一次次的试验失败让先后支持他的两位资助者都濒于破产,瓦特从最初接触蒸汽技术到蒸汽机研制成功花了 20 多年时间。单枪匹马的讨论、个人的投资势单力薄,无疑延长了技术发明的时间。在今日这是难以想像的事情,假如瓦特活在今日会是什么情形呢?今日过多的资本充斥全球市场,大量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等几乎是掘地三尺找寻优质项目,假如遇到瓦特这样改变世界进程的投资机会,恐怕不是瓦特到处去找钱,而是各路资金要踏破瓦特的门槛了。在瓦特开启的工业时代,工业产品的生产常常遭遇规模瓶颈,而流通速度则受制于交通技术的进展。知识经济的来临突破了这些桎梏。以知识经济的经典案例微软来看,微软操作系统的初始研发成本异常庞大,它每推出一个新产品通常需要几十亿美元的研发支出,但产品开发出来后,其边际成本几乎等于零,这些由字节组成的产品,它的传输成本也接近于零,因而它的供应可以是无限的。而微软的操作系统又拥有一个凯斯勒所说的“瀑布市场”,它的滚滚的利润就像潮水一样涌来。初始投资巨大、边际成本近于零,拥有一个瀑布市场是知识经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MY shop+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挑选适合自己的材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