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救灾工作汇报一、旱情与灾情 我县属淠史杭灌区,耕地面积 183 万亩,灌区面积120 万亩,其中 50 多万亩处于江淮分水岭区。继去年“两旱一涝”自然灾害以后,今年我县再次遭受严重旱灾。截止 7 月 30 日,全县在地作物受旱已达 165 万亩,成灾 136 万亩。其中,125 万亩水稻,受旱 116 万亩,严重受旱 70 万亩; 49 万亩旱经作物,成灾 45 万亩,绝收 22 万亩。渔业损失惨重,受旱养殖水面 4.7 万亩,直接经济损失 2846 万元。畜牧直接损失 1524 万元。受灾人口 89 万人,成灾 73 万人,29 万人饮用水发生困难。 今年旱情来得早、来势猛、进展快,其主要原因: 一是降水少。自 3 月份以来,我县降雨量仅 123.1 毫米,比历年平均值少 371.1 毫米,比大旱的 2000 年同期少 329.3 毫米。特别是 6 月份以来,近 60 天的高温天气,全县降雨仅 81.4 毫米,只有历年平均值的 30%,日蒸发量都在10 毫米以上,致使旱情日益加剧。 二是可提水源少。去年大旱期间,淮河正阳关水位高达 23 米以上,我县境内瓦埠湖、肖严湖、梁家湖倒灌外河水 2 亿多方,保证了抗旱水源。而今年淮河水位仅 15.4 米,低于瓦埠湖近 2 米,无法实施倒灌。目前全县除瓦埠湖尚有少量水可提外,其它湖泊已无水可提。而瓦埠湖因水位太低,上梢也已无水可提。近期,城区供水都已发生困难。下一步,县委、县政府决心做到旱情一日不除,抗旱一日不止。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力争灌渠多供水。二是全力抢提瓦埠湖水,保证沿湖地区用水。三是挖塘打井,计划在丘岗地区打深井 178 眼,挖大塘 105口。四是积极开展生产救灾。以工补农、以副补农、以秋补夏,把旱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五是仔细做好群众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请求解决的几个问题。鉴于我县去年遭受了严重的“两旱一涝”,今年又遭受了如此严重的旱灾,为了减轻群众负担和财政压力,我们请求上级帮助解决以下问题: 1、随着抗旱投入越来越大,群众和财政负担将越来越重,请求上级帮助解决抗旱经费 500 万元,解决抗旱平价电量 1000 万度。 2、为彻底解决江淮分水岭地区缺水问题,我县共计划打井 940 眼,需要资金1092.7 万元。今年计划打井 178 眼,需要资金 445 万元。请求上级帮助解决打井补助经费 200 万元。 3、我县年年干旱的主要原因是,有 16 个乡镇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同时,我县又是淠史杭灌区末梢,用水十分困难。目前仅瓦房、三觉两乡镇列为省江淮分水岭治理乡镇。请求省将刘岗、炎刘、保义、茶庵、广岩等其它 14 个乡镇列入省江淮分水岭治理项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