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硕连读培育模式解读:从大一开始读研 北京考试报记者 刘 婧 2024 年北京高考本科志愿填报已结束。在今年的志愿填报中,一些学校本硕培育的“实验班”格外吸引眼球。无论是本硕连读、本硕贯穿,还是本硕统筹培育,都是为培育学生读研做准备。从大一开始读研,你准备好了吗? 本硕连读不局限于医科专业 说起本硕连读,很多人首先想起的是医科专业。记者在翻阅《北京市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时发现,不仅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这样的医学类院校,而且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这些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院校都设有本硕连读试点班。 近年来,随着法学人才培育模式改革的深化,像中国政法大学这种以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为主的院校,也开设了 6 年贯穿培育的法学实验班。推出本硕连读试点班是高校为推动本科教学改革,加强优秀人才的培育,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实行的一种新型人才培育方式。 首都医科大学高招办主任张华表示,本硕连读模式之所以在医科专业屡见不鲜,是因为医学临床专业对高级人才的培育周期长、要求高。在医学类院校中,既有本硕连读制,又有本硕博连读制。 其他专业的本硕连读试点班也不逊色。北理工的徐特立学院为 3+X 年动态学制,在学期间实行“分流+补入”动态考核创新培育模式。本科阶段的考核 与分流将分别在第二学期和第六学期末进行。第二学期末被分流或自愿放弃的学生,可在全校范围内选择专业,继续完成本科阶段学习。第六学期末分流后,通过考 核且有志继续攻读硕士或博士的学生,将免试进入硕士或博士讨论生阶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有个“地质学基地班”。未被这个班录用的其他理工类专业考生,在入学后仍有“补入”机会,符合学分绩点等各项要求的,可参加补入面试,进入基地班学习。 与一般的本硕连读模式类似,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法学人才培育模式改革实验班)分两个阶段贯穿培育。第一阶段为 4 年基础学习阶段,学习结束经考核合格后,进入硕士阶段,即两年应用学习阶段。该实验班注重培育创新型、有用型法律人才。 进入本硕连读班不等于“一劳永逸” “不用参加全国硕士讨论生统考就能跨进讨论生门槛,甚至可以比统考的学生早毕业一年,何乐不为?咬咬牙,只要高考时冲刺一把,就能‘一考定江 山’了。”不少人对本硕连读的想法可能仅集中在高考上,认为只要考上就一劳永逸了。但北京科技大学理科实验班学生张扬可不这样想。虽然以优异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