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粒度对 75th 循环流化床锅炉安全运行的影响摘要: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等优越性已得到充分体现,但运行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重点分析煤的粒度对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循环流化床;流化燃烧;颗粒度一、煤的粒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根据传统理论,时间、温度和湍流度是组织良好燃烧过程的关键。在燃烧温度下,良好的内循环和外循环为燃烧颗粒提供了在高温下足够长的停留时间,循环流化床内强烈的气固混合为良好的燃烧提供了足够的湍流度。此锅炉的燃烧特点是宽筛分的煤粒在适当的气流作用下,在床中边翻腾运动边燃烧,(沸腾燃烧),不同于煤粉锅炉、层燃锅炉的燃烧方式。实践证明,入炉煤的颗粒度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点火启动、运行控制、燃烧效率、风帽及水冷壁受热面等部件的运行均有很大影响。1 煤燃烧的各个阶段(1)干燥和加热。当煤粒被送入流化床后立即被大量不可燃床料包围,并被加热至床温。影响加热速率因素之一,即为煤的粒度。(2)挥发分析出和燃烧。挥发分析出过程是指煤分解并产生大量气态物质的过程。(3)膨胀和一次破裂,焦炭燃烧和二次破裂、磨损。2 点火启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点火过程是指通过某种方式将燃烧室内的床料加热到一定温度,并送风使床料处于流化状态,待锅炉床料加热至 450~500℃时,即可开始向燃烧室中添加少量煤并减少喷油量,当床温升至 700℃时,即可关闭油枪正常给煤运行。从锅炉点火、加煤到正常燃烧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一过程的成败与流化床底料静止高度、煤的发热量、煤的粒度及配风等诸多因素有关。从颗粒度来看,底料中要有足够的细煤粉作为启动前低温阶段的着火物料和底料温升的热源,细煤粉燃烧要求小风量,既保证点火时床料流化良好,又使煤粉本身及所发生热量不被风带走过多。另外,细煤粉受热后温升快,对着火有利,可相应缩短加热到着火温度的时间,同时也减少了热风损失。控制好点火床底料(底料静止高度为 350~450mm 较为合适),及入炉煤的粒度,可大大减少点火启动用燃料,节约能源。3 锅炉运行及燃烧效率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时的基本要求是床料流化正常,床温维持稳定。为此,要保证入炉煤的颗粒度及适当的筛分比例。运行中如有大煤块大量进入流化床,会在床体中沉积形成死滞区,破坏正常的流化状态,使炉内温度场分布不均匀,造成结焦而被迫停炉。如细小颗粒份额过大,会影响分离器效率,大部分细小颗粒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