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读后感---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一常常在文献中看到被引用的《物种起源》,时隔 100 多年的书或其中的观点为何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带着好奇,我通篇阅读了达尔文先生所著、苗德岁先生翻译的《物种起源》。该书的核心观点,如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缓慢进化的早就被人们所熟知,但在 19 世纪中期大家都在争论生命是不是由神制造的年代显然是有化时代好处的,怪不得恩格斯说它是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了。达尔文坚信“自然界中无飞跃”,认为变异是缓慢的过程,不是突飞猛进的。他在书中花了超多篇幅来解释为什么变异是缓慢的,他同时也多次坦白人们对自然选取和一些自然现象的无知,如在书中他不厌其烦的说人们对于某些问题“极度无知”、“一无所知”和“知之甚少”,一个谦逊有礼的老学者形象跃然纸上。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达尔文没有过多的纠缠在造成后代与亲代每一个细微差异的原因,但他认为透过自然选取积累的差异使得平衡发生哪怕毫厘之差,而这便会决定哪些个体将生存、哪些个体将死亡(pp372)。此刻来看这样的阐述,即种间差异,是何等的正确啊!虽然达尔文没有深究某个细节,但基于超多的观察和试验他最终发现了物种的起源和进化的规律。而这些要归功于他的科学精神。如他坚信透过解剖学的手段来解释现象,在对马驹身体比例的分析上他是透过“认真测量”得---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出相关结论的,他在论述杂交不育性时反复强调“未经试验,无人知晓(pp211),”他在疑惑什么使马灭绝的因素时对自己的惊异表示“无根无据(pp253)”我着实被这些体现达尔文严谨的科学精神的例子所震惊!这或许解释了为何 18 世纪的世界科学中心是英国!达尔文在对论点论证的同时,会举很多有说服力的小案例,这要得益于他的勤奋,我想他就应是一个随身携带笔和纸随时做记录的人。如他做了苏格兰冷杉幼苗更新的小试验论述生存斗(pp58),他透过种子萌发的试验论述扩散的方法,类似的小试验或许令现代的讨论生都感到汗颜(pp285)。科学精神归科学精神,当我读到达尔文关于骡子和斑马的进化关联时,我丝毫不怀疑灵感在达尔文构成其学术观点中发挥的作用。达尔文在书中反复强调所有的生物都有高速增殖的倾向,即根据几何比率增加的速度,而恰恰由于生存斗争的存在才不至于使一个物种就占用了地球的全部资源(pp53,54,64,254)。而这或许部分解释了为何自然界的许多生理生态现象均可用幂函数 Y=a_Mb 来解释。书中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