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众方面的调查为了更好的了解公众现在的环保状况我们选择了一个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如下。公众对于环境保护态度总体上是积极负责的。如;90%的公众对于迅速增加的汽车所排放出的烟尘与其所带来的迅速、快捷相比微不足道持反对意见,62%的公众认为农业烧荒会引起大气污染。当时当环境保护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公众的分歧就显示的比较明显了。如塑料会产生白色污染的问题,人们在认识上是十分深刻的。82%的公众认为:塑料袋对环境造成污染,应该回收,但在使用上却只有 4。2%的人选择坚决不用,应为这样污染的是环境,方便的是自己。此外据观察和调查,我们发现:公众对于环境保护个人的参加行为还比较积极,但对于制止他人的环境污染问题上,表现出的积极却并不多。如看到他人浪费水时不到 5%的公众会加以制止,而对于乱扔垃圾一事加以制止的人就更加的少还只有 2。5%。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公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又一次体现出来了。此外就城市垃圾一事来说据了解,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 1。5 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它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我们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垃圾已成为城市进展中的棘手问题。垃圾不仅造成公害,更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每年年产 1。5 亿吨的城市垃圾中,被丢弃的可再生资源价值高达 250 亿元!北京市现日产垃圾 13000 吨,全年生产 495 万吨,而且每年将以 8%的速度递增。我国目前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除露天堆放外,还有卫生填埋,这种方法避开了露天堆放产生的问题,其缺点是建填埋场占地面积大,使用时间短(一般十年左右),造价高,垃圾中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浪费了;再是焚烧,使垃圾体积缩小 50%~95%,但烧掉了可回收的资源,释放出有毒气体,如二恶英、这个电池中的汞蒸汽等,并产生有毒有害炉渣和灰尘;第四种是堆肥,这种方法需要人们将有机垃圾与其它垃圾分开才行,它具有很好的进展前景。北京市现处理一吨垃圾花 103。49 元,一年的处理费用就是 5 亿多元。这还不包括建设垃圾处理场的费用,建一座大型垃圾填埋厂就得花 1~2 亿元,建一座大型垃圾焚烧厂就得花 20 多亿元,这又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当前大量未经分类就填埋或焚烧垃圾,既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又会产生二次污染。而实际上这其中有许多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为此国家也投入使用了大量标有分类样的垃圾桶,但是据了解成效并不是很明显了,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