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垩纪的死亡与复活在大约 6600 万年前,也就是白垩纪和早期第三纪时期之间,地球遭遇了小行星撞击、火山爆发和海啸等多重灾难。从凶狠的霸王龙到微小的浮游生物,约有四分之三的生物物种在这段时期内灭绝,整个地球陷入了死寂,然而却给哺乳动物制造了强势崛起的机会。它们在恐龙灭绝灾难中崛起,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哺乳动物时代……地球上最黑暗的岁月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下方波光粼粼的蓝绿色海水一片平静,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史前生物遭遇灭绝的大屠杀现场。在地质历史上那震撼天地的一瞬间,大多数动物和植物物种都惨遭灭绝。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是尤卡坦半岛发现的陨石撞击遗迹,是地球上最大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形成的陨石坑。今日,讨论人员钻透岩石,钻探到数百米的地下深处,找到了造成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留下的痕迹。科学家重新探察了 6600 万年前这场浩劫留下的印迹,还原了恐龙末日之灾最后几分钟的场景:在一颗小行星(或许是彗星)撞击地球表面的几分钟内,山脉瞬间隆起;在北美,高涌的海啸将植物和动物埋入了地下;大量的尘埃蒙蔽了世界各地的天空,阳光照射不进来,地球陷入了很多年的寒冷与黑暗中。但是,在这次生物灭绝事件中,小行星可能不是唯一的“犯罪嫌疑人”,它可能还有几个“共犯”。事实上,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地球生命可能已经开始陷入了一些麻烦中。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了另外两个超级“共犯”——在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的之前与之后,地下噴涌出来大量的熔岩和腐蚀性气体,导致海洋酸化,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一些讨论者也认为,小行星撞击可能导致了很多火山喷发事件。越来越多的线索被发现,其中许多线索不无矛盾冲突,恐龙杀手的真正身份——小行星撞击、火山活动,或者两者兼有——也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了。小行星撞击的确凿证据层次分明的岩层清楚地记录下了小行星撞击发生的时间,大约在6600 万年前白垩纪和早期第三纪时期之间(被称为白垩纪—第三纪或 K-T界线)。这一时期的化石讨论表明,从凶狠的霸王龙到微小的浮游生物,约有 3/4 的生命物种在这段时期内灭绝,今日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的祖先都可以追溯到这场灾难中的少数幸存者。多年来,众多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导致地球生命毁灭性灾难的“嫌疑犯”,从全球性瘟疫到超新星爆发等,不一而足。1980 年,一组讨论人员报道称,在 K-T 边界地质期的岩层中发现,全球各地同时出现了丰富的铱。铱在地壳中含量极少,但在小行星和其他太空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