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个博物画家的养成1988 年,英国发行了一套四枚邮票,纪念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家、诗人和旅行作家爱德华·李尔逝世一百周年。这套邮票展示了李尔那些奇思妙想的水墨画,包括一幅长着小翅膀的长胡须艺术家的自画像,以及他那首著名的谐趣诗《猫头鹰和小猫咪》中的两位游船主角。个性害羞、人很有趣的李尔一定会对国家邮政部门给予的关注感到快乐——甚至是感到惊讶——但可以肯定地说,他对比片的选择会有那么一丢丢失望。李尔认为,谐趣诗只是他严肃的博物、风景绘画工作之外的副业,尽管最终是谐趣诗为他赢得了威斯敏斯特修道院诗人角的一席之地。起初,李尔非常担心他那些天马行空的逗乐之作会有损他的科学声誉,以至于在这些诗作中,他用的都是老德里-唐-德里的化名。直到 1861 年,他的谐趣诗获得了世界范围内读者的追捧,拥有众多的追随者之后,他才出来承认,原来老德里-唐-德里正是爱德华·李尔。今日,李尔在博物学上的贡献重新被发掘出来。让我们往前追溯,从他绘画生涯的开始,李尔就一直是一位多产的博物画家,以其精确性、原创性和独特风格赢得了普遍赞誉。李尔最大的贡献是他为科学史留下一本鸟类插画专著——《鹦鹉家族图谱》,这也是第一本专注于单一鸟类家族的专著,他从 18 岁起就开始亲自制作并出售一系列鸟类石版画。《鹦鹉家族图谱》对“迄今未被定义的物种”的描述受到鸟类学家的大加欣赏,使得李尔在 19 世纪 30 年代和 40 年代成为英国众多一流鸟类出版商的首选艺术家。李尔第一次出版的插画是关于狐猴和金刚鹦鹉的两张小插画,出版于爱德华·特纳·班尼特的《动物学会的花园和动物园》中。李尔绝对是绘制插画的优选:自 1828 年伦敦动物园面对公众开放以来,他就一直在那里绘制各种草图,具有对着活物作画的天然优势。1830 年 6 月,李尔正式申请并获得了伦敦动物学会理事会的许可,画下动物园所有的鹦鹉。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为自己的鹦鹉专著制作了 42幅石版画。在没有机构、政府和商业支持的情况下,这是一项非凡的成就,确立了艺术和科学品质的新标准。当著名鸟类学家威廉·斯旺森看到一只朱红金刚鹦鹉的石版画时,他写信给李尔说,他认为它在“设计、透视或解剖的精确性”上,可与当时标志性插画家奥杜邦的作品相媲美;英国博物学家约翰·塞尔比认为这些图版“在柔度上胜过奥杜邦,整体水准不相上下”。李尔的博物插画具有精湛的准确性,很大原因是他总是尽可能地对着活物作画。1831 年他曾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