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得体会范文参考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的我,深刻地体会到学生的成长无法代替,进展必须主动。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一名学生都是一幅精彩的画卷,每一名学生都是一篇生动的乐章。老师应善于体会蕴藏在学生内心中渴望同外部世界沟通的主动性进展潜质,多给学生一些权利、一些机会、一种条件、一些空间,让他自己去锻炼,自己向前走。认真阅读后我总结了 16 个字。重导轻演、重艺轻技、重情轻理、重趣轻习。很喜爱书上对于这几个字的一段话,很笼统,但很有哲理。给学生一段旋律,让他们自己去倾听; 学生一个概念,让他们自己去发现;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想象; 给学生一个旋律,让他们自己去进展; 给学生一个环境,让他们自己去创设; 给学生一些素材,让他们自己去组织; 给学生一定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 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争辩; 给学生一点权利,让他们自己去行使; 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创编。在重新认识基础音乐教育时,我们不能不提到《音乐教学大纲》和《音乐课程标准》。这两个指导和法律规范基础教育音乐课程的文本,并非只是名称与形式的不同。比较和讨论《音乐教学大纲》与《音乐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传统音乐课程与新音乐课程的本质区别,能够悟出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即:以《音乐教学大纲》为代表的传统音乐课程是从学科出发,从老师出发,法律规范和要求老师应教学科中的哪些内容,以及怎样教等等。一言以蔽之,《音乐教学大纲》是面对老师的`,体现了“学科中心”、“老师中心”的特点。而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标志的新音乐课程则展示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关键的变化,那就是鲜亮地提出了基础教育应以“学生进展为中心”。因而,面对学习者,从学生的心理逻辑、音乐经验和实际需要出发,指导与法律规范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哪些音乐内容并达到什么标准,如何学习,以及老师应怎样引导、促进和评价学生的学习等等,则是《音乐课程标准》最为显著的特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的迅速推动,越来越多的音乐老师将面对新的音乐课程。因此,了解我国音乐教育的进展状况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学习音乐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熟悉音乐新课程的教学领域,掌握与运用音乐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和现代教育技术等等,音乐老师所迫切关怀的课题。这些课题,虽然有些属于新课程教学法的内容,而有些则更适合新课程教学论的范畴,讨论和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