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院校培育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证条件,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着力点。铁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投资大、周期长、仿真效果差,是高职院校普遍面对的问题。文章以高职院校铁路专业为基础,探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新模式。[关键词]实训基地校企共建校企共同运营高职院校铁路专业实训基地作为实践性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 零距离 接触,突出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养的重要平台,也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难点之一。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面临办学经费紧张,缺乏足够的资金建设实训基地,因此如何利用现有有限的资金,既结合校企实际情况,节约实训基地建设投入,提高双方合作稳定性,又考虑专业群、岗位群的兼容性,提高实训基地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人才培育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建设好铁路专业实训基地,已成为高职院校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一、当前高职院校铁路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成本高,功能不全,没有铁路运输生产活动功能许多高职院校铁路专业建有实习实训基地,也仅是有一台机车、两个车辆、几百米铁路线而已,不能保证铁路专业所有工种实习实训,并且不能相互联动,体现不出铁路各工种之间相互配合,是一个大联动机的特点。铁路运输生产活动是指综合运用线路、车站、机车、客车、货车、通信信号等各种运输技术设备,统筹协调各个专业部门和各个生产环节的关系,完成铁路旅客运输和铁路货物运输任务。学院自建的几百米铁路线根本不能进行铁路运输生产工作,只能进行简单的实物教学,简单的一些工种技能练习,达不到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的要求。(二)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关系稳定性差高职院校的教学进程是根据人才培育方案组织实施的,具有稳定的模式和。而铁路运输现阶段运量大,运能紧张,行车事故频发,加之负面的社会影响报道增多,给铁路站段安全管理增大了压力。在此情况下,原有的实习实训基地协议就不能完全根据协议实施,造成流产的多,稳定性差。(三)实习实训基地设备陈旧,实习实训工位严重不足学院自建的实习实训基地因设备昂贵,建成后没有更多的资金进行设备更新,许多实习实训基地已使用十多年,只进行简单的维护,只能维持使用,随之对应的是铁路进展突飞猛进,尤其动车、高铁的进展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这些设备更昂贵,对于一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