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效率提升的四个维度作者:丛龙峰来源:《商业评论》2021 年第 01 期恐怕许多人都会感到,组织管理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似乎组织内部发生的一切,都与组织管理有关。高管们意见不一,是组织的问题;部门间协作不力,是组织问题;员工执行力不够,工作落不了地,还是组织问题。但许多人常常还会有另一种感觉,即这一切的问题好像又不能推到组织管理上,因为组织中没有哪个特定的部门能对这些问题负责。组织管理既不是战略部的责任,又跟常规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不是一码事。即使有的企业设有“组织部”,其从事的工作也主要是干部管理,而非组织管理。但这恰恰是组织管理之所以重要的地方。简单来说,组织管理涉及的是对工作的组织和对人的组织,而不是工作本身,但它在更高层面、整体层面影响着人们的效率和工作的达成。可以说,正是组织管理在战略与人才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如何衡量组织的合理性?这时,我们便需要一把尺子。钱德勒说,战略决定组织,组织跟随战略。也就是说,组织通过服务战略,服务于企业竞争力。例如,在同等条件下,哪种组织设计更有力量?管理效率是那把最可靠的尺子。点、线、面、体是几何学里的概念,我们借用过来分析与组织流程相关的问题。按照由小到大,从分到合的逻辑,本文将企业的运营效率划分为点效率、线效率、面效率、体效率。点效率对应的是分工效率,线效率对应的是合工效率,面效率对应的是部门间效率,体效率对应的是企业间效率。这样的界定在学术上并不完全严谨,但非常便于理解和解释。点效率指代的是个人工作效率、岗位效率,或称单点效率,也是总体效率的基础和重要来源。向单点要效率,这一问题看似容易,实则不然。就像工作标准每家企业都有,但工作习惯的养成就是另一回事了。把事情做对一次容易,但次次做对可就难了。管理效率的提升未必与先进的理念有关,但一定与把一件件小事做好有关。华为 1997 年开始与国际咨询公司合作,致力于管理体系建设,也就在这一年,任正非开始推动华为的十年职业化管理变革。华为内部有两幅标语:“准时上班就是准时进入工作状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泰勒的科学管理法泰勒可谓提高点效率的典范,他潜心研究如何让员工以更小的劳动消耗,得到更高的产出和更多的回报。他对管理实践影响深远——直至今日,没有哪个连锁型企业不重视SOP(标准操作程序),没有哪个生产型企业不致力于消除浪费。当我们购买麦当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