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务安全管理为了进一步保证工务行车和人身安全而进行的各项工作。工务部门负责线路设备大修、中修和维修,使线路设备常常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行车安全,是其重要职责。作为基层生产单位的工务段、大修段,必须组织所有员工,严守劳动纪律和作业纪律,开展作业标准化,保证设备质量,以设备质量保证行车安全,同时,应针对线长点多、工作分散和露天作业等特点,做好人身安全工作。参见铁道工务安会规定,工务设备安全与巡守。加强安全生产组织领导工务段(大修段)要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安全生产委员会要具备决策、推动、攻关三个功能。工务段长要亲自主持安全例会,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工作。各级领导要常常深化生产第一线,调查讨论安全决策执行情况,掌握安全生产动向,根据设备状态、任务繁简、人员思想、季节特点、环境影响等因素,探究安全生产规律,制订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决策的针对性,提高安全生产的主动性、科学性。强化基础工作工务段(大修段)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各岗位和工种的责任制,要明确自控、互控、他控的责任。安全教育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应以应知应会为主,强烈岗位培训,突出技能训练,并通过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法治观念、责任感和纪律性,从而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养。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合格不上岗的原则。并组织员工仔细贯彻执行规章管理制度,坚持严字当头,铁的纪律,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从凭经验、直感、臆测转向用系统工程学、可靠性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讨论和解决生产中的安全问题。最常用的安全系统的分析方法,由简到繁的顺序有: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影响分析、致命度分析、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等。通过分析、了解系统的薄弱环节及可能发生危险性的尺度,得出定量的概念,从而实行相应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做好事故统计分析工作用以掌握安全动态,发现问题,制订对策。常用的事故统计分析方法有:排列图、控制图、关联图、因果分析图、对策表等。发生事故,一般情况下是由若干种原因相互关联引起的。但构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动所致,这两方面又是互相作用的。不安全行动(人的原因)主要表现在违规违章作业、劳动纪律松弛、思想不集中、技术水平低等方面;不安全状态(物的原因)主要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