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商品更受欧美青睐 国际营销权威大师米尔顿·科特勒直言受金融危机影响:“假如说中国资本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决策存在失误的话,我认为,首先,中国企业没有去对美国、欧洲这样的零售渠道资产进行收购,导致分销渠道的大量利润被中间商瓜分。第二,中国企业在国际投资过程当中,没有把资产投资到品牌、技术和分销渠道上,而是投向了金融机构。” 对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机遇,米尔顿·科特勒提出,深圳这样的特区,已经形成了一个集合公共政策、公共投资、私营资本、产业资本组合等制造一种高产区的模式,这种模式中国应该把它“出口”到世界各地。 本报讯在当前全球金融海啸的不利影响下,中国制造业该何去何从?在昨日开堂的时代·依云小镇名人堂暨 Golf 名人赛的首场世界名人经济讲座上,国际营销权威大师米尔顿·科特勒与到场嘉宾就佛山制造未来如何走下去进行探讨。他认为,经济危机将逐渐蔓延到零售领域,欧美消费者的眼光将从品牌产品向物美价廉的产品转移,这正好给中国制造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本次活动由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胡一虎担任主持。据了解,时代·依云小镇名人堂系列活动在随后的活动中还将陆续邀请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巴曙松,香港易学大师麦玲玲,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曾子墨,南方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王世军以及广东著名主持人何浩鹏等进行系列讲座。 廉价品是中国制造的机会 “金融危机下一个会直接影响到的就是零售行业,因为金融危机会直接影响到贷款和信用卡的使用,信用卡的违约率在美国最近几个月已经明显上升。当不能够使用信用卡,或者使用信用卡受到限制的时候,欧美消费者都会降低采购频率并越来越倾向于廉价的产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也是生产廉价商品的大师。”米尔顿·科特勒直言不讳,在金融危机到来后,廉价商品和高性价比的价值商品是中国制造业的机会。 他表示,尽管经济萧条,但日常消费品仍然有市场,只是高端消费品市场缩小了。因此在目前的情形下,中国不应消灭低附加值的产业,相反还应该继续增加这些企业,它们不仅制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生产出的商品也符合目前的需求。 中企应在外国建立生产基地 对于中国制造下一步的出口形势,米尔顿·科特勒认为,中国现在不仅要出口产品,还要开始考虑如何把生产能力移植到特定的国家去,在当地直接制造持续的增长和就业机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