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景区环境管理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景区环境管理的意义和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理解游客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游客心理,掌握景区环境的概念、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和游客不文明行为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从而实施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景区环境保护措施游客行为游客管理技术和方法案例导入太湖蓝藻拖累无锡旅游损失近半旅游局拟“再唱太湖美”全球变暖在中国淡水湖泊中的影响尤其明显:2007年入夏,太湖水位出现50年以来最低值,加上天气连续高温少雨,太湖水富营养化较重,诸多因素导致蓝藻提前一个多月暴发,形成自然灾害。由于无锡城区的生活、生产用水主要取自太湖,部分自来水用户因为受到“臭水”的影响,连洗澡后身上都是臭的,鱼虾大批死亡。无锡市旅游局表示蓝藻事件发生后,无锡市旅游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不少旅游景点近期的客源数量都下降了近50%,尤其是靠近太湖附近的景点,其中“受灾”比较严重的是知名的景点——无锡太湖鼋头渚,而其他景区,比如三国水浒影视基地等近日也只有少量游客,营收惨淡。有资料显示,当时一些旅游团队根本不把无锡列入华东黄金旅游线,原先预定的一些外地旅行社退团人数达到7000多人,无锡旅游形势十分严峻。数家旅行社反映,现在赴无锡旅游的客人很少,旅行社也不太敢向无锡送客源,以免惹出纠纷。无锡的旅游客源主要来自长三角地区,还有部分是境外客源,但蓝藻事件发生后,不少境内外的旅游团队近期都纷纷退团,尤其以注重环保意识的境外团队为主。甚至还有一些香港的旅游组团企业明确表示,太湖水质不改善,都不会有客源送来无锡。无锡市旅游局表示,欲出台“再唱太湖美”旅游业振兴计划。旅行业内人士认为,旅游局积极研究对策的态度是正确的,但旅游业是一个极具脆弱性的产业,一旦发生环境污染,游客内心的阴影很难一时散去,所以即便无锡市旅游局积极推广振兴计划,估计要恢复游客信心还需时日。(资料来源:无锡综合旅游新闻)景区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景区的生存发展,是景区发展的生命线。一旦景区环境质量遭受到破坏,对于景区来说就是致命的打击,首当其冲的就是客源的锐减,从而导致景区面临生存危机。因此景区想取得长效发展首先要保护好自身的环境。第一节景区环境管理的意义现代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消费方式,游客的游览、观光活动总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因此,其环境质量,包括环境布置、设施布局、环境美化、生态质量、清洁卫生、环境氛围等,都直接影响游客消费需求和消费质量。所以,旅游景区的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是旅游景区管理的重要内容,环境管理是游览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景区环境系统的概念环境是一个综合的、广泛的概念。广义的景区环境是景区得以存在和经营的一切物质基础和外部条件,包括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狭义的仅指自然环境。从景区环境管理的角度,本节采用中观的景区环境概念,认为景区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旅游资源、旅游氛围和卫生环境五方面的构成要素。(一)自然生态环境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由大气、水体、土地、生物及地质、地貌等组成的旅游景区管理合体。对游客而言,它并不是直接的旅游对象或旅游吸引物,而只是一种起承载作用的外在环境或基础环境。因此,它往往不被旅游开发者所重视,但恰恰是它构成了景区生存、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旅游景区的成败兴衰。(二)社会人文环境景区的社会人文环境是指景区的社会治安情况、当地居民对外来游客的态度、以及配套的各项服务。社会治安情况是指当地社区的社会风气好坏、犯罪率高低等;当地居民对外来游客的态度是指当地民对待外来游客是采取友好的、无所谓的或敌视的态度和行动;配套的各项服务主要是指那些为游客提供的非赢利性质的服务,包括旅游信息中心、旅游咨询电话、旅游警察等。(三)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指景区内存在的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因素和文化遗存,包含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部分。实际上,不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它们本来就是景区整体环境的组成部分。而旅游环境本身又构成旅游者的吸引力因素,资源、环境相互包含,但各自的侧重点和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