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治建设三十年回顾与前瞻【摘要】 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与经济建设互为前提,相互推动,共同进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成了改革开放大潮中交相辉映的两道主线。在 30 年社会主义法治的探究和进展过程中,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步解决了中国要不要搞法治、要搞什么样的法治、如何搞法治这三个重大课题,明确了中国法治的进展方向、目标和道路,社会主义法治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的进展发挥了重大推动和保障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旗帜,将法治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奋力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到新水平和新阶段。 【关键词】法治建设;30 年;重大作用;进展趋势 【写作年份】2025 年 【正文】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同时也开启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1] 回溯 30 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有两个源头清楚可见:一是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冲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走上了建设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极大地调动与释放了全体中国人民的积极性和聪慧才智,制造了中国经济 30 年高速进展的世界奇迹;二是把政治社会秩序从十年“文革”的无民主、无法治状态转到保障人民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维护社会稳定上来,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道路,有力地保障与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30 年来,经济建设与民主法治建设互为前提,相互推动,共同进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成了改革开放大潮中交相辉映的两道主线。今日,站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不仅要仔细总结30 年来我国法治建设的进展历程、重大作用和基本经验,而且要深化思考和谋划如何从新的历史高度加快推动我国未来的法治建设。 一、我国 30 年法治建设的进展历程 自 1840 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国人日渐认识到西方的强大不只在船坚炮利,更在于建立了一套先进的制度,而中国的落后究其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和落后。变法改制,便成为重振中华的必定选择。若从 1895 年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掀起变法维新运动开启中国法治梦想算起,中国的法治建设已逾百年。而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