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助旅游的进展及其营销策略 摘 要:随着旅游者出游经验的丰富,休闲时间的增加,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人自身更加地关爱,自助旅游越来越有可能取代团队旅游,成为主流的旅游方式。自助旅游进展如此迅速,以至于旅游企业还没有充分的时间来应对,通过阐述自助旅游的进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其未来的进展趋势,对我国旅游企业针对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所应实行的营销策略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自助旅游;进展;营销策略 1 自助游的现状及进展趋势 自助旅游的内涵 自助旅游起源于美国。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些崇尚自由不羁生活方式的美国青年对旅行社刻板机械的行程安排心生厌倦后,决心彻底摆脱这种束缚人性的旅游方式。他们在事先制定好详细的旅游计划后,毅然背起巨大沉重的背包,靠一本导游手册、一张地图开始了无拘无束的云游生活,这就是自助旅游。而这类旅游者被称为“背包族”。国际上通常叫做“FIT”。国内有的叫“散客游”、“背包旅游”、“自由行”,自助旅游者通常被称为“散客”、“背包旅游者”、“驴友”。我国学者陈立平认为自助旅游是以“张扬个性、亲近自然、放松身心”为目标,完全自主选择和安排旅游活动,且没有全程导游陪同的一种旅游方式,其特点是:自主性、消遣性、没有全程导游。 自助旅游与团体旅游的比较 两者出现的时间不一样。假如从一个宽泛的概念看,我国古代就有自助旅游,孔子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就是现在通常所说的修学旅游。而团队旅游则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开始于 19 世纪中期,1841 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制造性地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团体包价旅游,内燃机的出现可以作为近代旅游开端的标志。 旅游前所做的准备不一样。团队旅游者花更多的精力在旅行社的选择,价格的比较,线路的选择,他们对价格相对比较敏感。而自助旅游者则对目的地的吃、住、行等相关信息都很关注,他们把很多时间和精力花在比较旅游线路上。现在借助互联网,他们可以了解到其他自助旅游者的游历和心得,这样能有效避开在旅游中遇到的一些可预见困难。 旅游的体验感有所差别。相当多的团队旅游都是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他们本人也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游览更多的景点,而旅行社和导游则千方百计给他们加点、购物,所以一次旅游下来会感到非常的疲乏不堪,这样对旅游质量的体验会有一定的影响。而自助旅游者他们可以灵活安排旅游时间,选择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