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入厂三级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对新入厂人员的厂级教育、车间级教育和班组级教育。新入厂的人员(包括合同工、临时工、代训工、实习人员及参加劳动的学生等)必须进行不少于三天的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之后方可分配工作。三级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厂级安全教育厂级安全教育一般由企业安全部门负责进行。1)讲解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及电力工业部有关电力生产、建设的规程、规定,讲解劳动保护的意义、任务、内容及基本要求,使新入厂人员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思想。2) 介绍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的情况,包括企业的进展史(含企业安全生产进展史)、企业生产特点、企业设备分布情况(着重介绍特种设备的性能、作用、分布和注意事项)、主要危险及要害部位,介绍一般安全生产防护知识和电气、起重及机械方面安全知识,介绍企业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企业的主要安全生产规章管理制度等。3)介绍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和不足,结合企业和同行业常见事故案例进行剖析讲解,阐明伤亡事故的原因及事故处理程序等。4) 提出希望和要求。如要求受教育人员要按《全国员工守则》和企业员工奖惩条例积极工作;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在生产劳动过程当中刻苦学习安全技术、操作章程,常常参加安全生产经验沟通和事故分析活动和安全检查活动;要遵守操作章程和劳动纪律,不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得进行违规违章作业,不随便出入危险区域及要害部位;要注意劳逸结合,正确合理使用劳保用品等。新入厂人员必须百分之百进行教育,教育后要进行考试,成绩不及格者要重新教育,直至合格,并填写《员工三级教育卡》,厂级安全教育时间一般为 8h。2、车间级安全教育各车间有不同的生产特点和不同的要害部位、危险区域和设备,因此,在进行本级安全教育时,应根据各自情况,详细讲解。1)介绍本车间生产特点、性质。如车间的生产方式及工艺流程;车间人员结构,安全生产组织及活动情况;车间主要工种及作业中的专业安全要求;车间危险区域、特种作业场所,有毒有害岗位情况;车间安全生产规章管理制度和劳保用品穿戴要求及其注意事项;车间事故多发部位、原因,及相应的特别规定和安全要求;车间常见事故和对典型事故案例的剖析;车间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经验与问题等。2)根据车间的特点介绍安全技术基础知识。3)介绍消防安全知识。4) 介绍车间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