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交通耦合评价分析 旅游活动具有异地性特征,游客必须借助旅游交通工具才能完成旅游活动,所以旅游活动与交通具有密切联系。城市旅游交通的便捷性、舒适性、容量对于游客旅游决策和城市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形象塑造均具有重要影响,从而影响到城市旅游经济的可持续进展。城市旅游经济的进展又会影响游客对旅游交通需求量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城市交通业的进展。城市旅游经济和交通均是由许多要素通过彼此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系统,两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二者的耦合协调进展程度是衡量城市旅游业可持续进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旅游与交通间关系是国内外旅游讨论的热点之一。国外对旅游交通讨论主要集中在旅游交通规划、旅游者旅行空间行为和迁移规律、旅游交通的区域影响及可持续进展、旅游交通满意度、交通在旅游进展中的作用等方面[1]。在国内,张建春等利用相关分析法讨论了我国交通运输业进展与旅游业进展的关系和芜湖长江大桥对安徽旅游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安徽旅游业进展的建议和对策[2]。卞显红等阐释了旅游交通系统在旅游目的地进展中的作用及其对旅游者目的地选择与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3]。汪宇明等通过构建大众交通旅游职能效应模型,分析了大众交通旅游职能水平的区域差异特征[4]。余青等对国外风景道规划设计进展和国内风景道规划设计的探究实践进行了讨论[5]。朱竑等讨论了青藏铁路对西藏旅游业可持续进展的影响[6]。王兆峰分析了张家界旅游交通进展对旅游业进展的影响[7]。杨新军等以瑞典为例探讨了交通带来的能源环境污染及成本估算,并探讨了我国环城游憩带高频率旅游交通对环境的影响[8]。鲍捷等将最小生成树Kruskal 算法应用于皖北地区旅游交通优化与线路组织的实践中,得出理想的旅游交通格局和三条主题旅游线路[9]。陈晓等通过建立模糊数学评价体系探究了大连市交通系统和城市旅游系统间的协调进展状况[10]。陈新哲等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时序角度分析了新疆交通和旅游系统的协调性[11]。 可见,国外对旅游与交通关系的讨论成果在广度和深度上均较国内丰富。但国内外对城市旅游经济与交通进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评价讨论却很薄弱,对影响两者耦合协调度的关键因素讨论还有待深化,实证分析案例不足。鉴于此,本文以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龙头城市和我国传统旅游热点城市———西安市为样本区域,讨论 2000—2025 年西安市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进展的耦合协调状况及其内在影响机理。一方面有助于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