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识人研讨发言治国之要,首在用人。领导干部怎样识人、用人,是关系*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培养选拔*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做好选人用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领导干部担负着选贤任能的重要职责,必须练就“伯乐识千里马”的本领,打牢知事识人的基本功。 知事识人的基本内涵所谓“知事”,就是熟知世情、国情、*情,了解形势任务、地方发展、岗位需求,就是吃透上情、考察外情、了解实情,知晓地方、单位、部门的真实情况。知事择人、选贤任能,首先在“知”,知大局,弄清事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知岗位,弄清岗位职责需要什么样的人;知实情,弄清地方、部门、单位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能心中有“数”、胸中有“谱”。所谓“识人”,就是领导干部要清清楚楚地掌握每名干部的德、能、勤、绩、廉情况,全面了解其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的真实状况,客观公正地评价其长处与不足,摸准其最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把人摸透。“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诸葛亮有“七句看人之法”,刘劭有“八观之说”,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精粹。领导干部要履好职、尽好责,必须练就一双识人的慧眼,努力提升识人水平。总之,知事识人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研究人”与“研究事”紧密结合,科学合理使用干部。统筹考虑事业发展与干部成长两个关键性因素,事业需要什么人就配什么人、岗位缺什么人就补什么人,真正做到人与岗相适、事与人相长。古人讲“为职择人则治,为人择职则乱”,就是倡导围绕事业需要科学选人,依据岗位要求择优用人做到知事识人,既不能脱离实际需要将不同类型的干部简单通用,也不能为改善结构而影响班子整体功能,更不能把岗位作为对干部的奖励,因人设岗,搞论资排辈、平衡照顾、将就凑合。 领导干部做到知事识人的重要性知事识人的要求,抓住了选人用人的两个核心环节,为更加深入有效地选人用人提供了方法指南。知事识人是掌握领导工作主动权的重要前提。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在领导工作中,只有把握了主动权,才能有效实施领导权。而要掌握主动权,前提就是必须知事识人。一方面,知事识人可以纠正选人用人的偏差。“带病提名”“带病当选”“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等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知事不深、识人不准,丧失了选人用人的主动权。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