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城【学习目标】大纲条目细化要求6.明、清(鸦片战争以前)(5)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郑和下西洋华侨与南洋的开发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6.明、清(鸦片战争以前)(5)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明清对外关系的特点目的、概况(时间、人物、次数、航线)、意义局限概况、意义(注意在小字里)倭寇之患的演变、成因、评价背景、过程、评价背景、评价、郑氏在台湾的措施俄国入侵黑龙江的背景、概况、结果【自主复习】★明清时期中外关系的特点⑹ 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 地位,处于贸易 。 ⑺经济文化交流在一定范围内发展。一、郑和下西洋(西洋:主要指文莱以西的南洋各地和印度洋一带)1、目的:(见书本第 125 页) ⑴ 。(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 ⑵ 。(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⑶满足统治者对 的需求。(即为宫廷购回奢侈品) ⑷搜寻建文帝的下落。(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来分析,其主要出于 目的)★西欧新航路开辟的目的中国近现代史(基本线索)高三历史教学案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高三年级文科班级: 姓名: 日期: 其目的是侵占 ,开拓市场,掠夺 ,进行 积累。(这跟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是经济利益驱使的,是出于 目的而开辟的。)2、性质:是封建制度下的 和不计 的 贸易。★西欧新航路开辟的性质: 的海外殖民性质。3、条件:① 。(物质或根本条件)② 。(技术条件)③ 。(政治保障)④ 郑和本人的航海经验、勇敢精神、组织才能。(个人条件)4、概况:(见书本第 126 页)时间1405~1433(比欧洲远航早半个世纪)次数7 次规模海船规模最大的海船长 44 丈,宽 18 丈船数每次航行大小船 200 多艘人数每次出海 2.7 万~2.8 万人到达范围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要选择秋冬出海,夏季返航(联系地理知识)★郑和下西洋的特点: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抵达的国家多。★西欧新航路开辟的概况:让学生自己回忆知识。★思考:郑和下西洋与开辟新航路相比,有哪些鲜明的特点?(时间、规模、次数)5、影响:(见书本第 126 页)⑴ 积极影响:(意义)① 郑和下西洋 主动外交。② 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③ 郑和远航促进了 进一步扩大了华夏文明的影响。④ 郑和下西洋直接推动了 对南洋的开发起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