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发展学 习 任 务核 心 素 养1.描述与分类:社会基本矛盾与基本规律。2.解释与论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3.预测与选择:坚定改革开放;相信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期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4.辨析与评价:“共产主义遥远论”的错误实质。1.政治认同: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2.科学精神:明确社会发展总趋势,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3.法治意识:明确法治在上层建筑中的地位,提高建设法治国家的自觉性。议题一| 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2020 年 5 月 22 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要调整措施、简化手续,促进全面复工复产、复市复业。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放宽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登记经营场所限制,便利各类创业者注册经营、及时享受扶持政策。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以公正监管维护公平竞争,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探究任务]1.(解释与论证·政治认同)从社会发展的规律看,为什么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提示: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2.(解释与论证·政治认同)从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看,为什么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提示: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利于促进全面复工复产、复市复业。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1)生产力① 内涵: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② 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2)生产关系① 内涵: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② 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3)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判一判] 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关系是最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