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真的不能承受之重一次次矿难,一起起坠落……一件件发生在我们基本建设工程中接二连三的生产事故,导致多少鲜活的的生命随风而逝,多少家庭失去亲人、多少欢乐变成悲剧、多少幸福化为乌有。一个个白发人送走了黑发人,一个个孩子与父母阴阳相隔。我们无法想象昔日谈笑风生的工人朋友,突然一次事故的发生,如今却永驻天堂。面对一幅幅惨烈的画面,看到一条条骇人的新闻,听到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哭喊 ……,人们在悲痛之余,除了叹息和悔恨,更多的是无奈。敢问苍天大地,敢问世间万物,还要付出多少生命代价,还要进行多少次事故总结,还要例行多少次安全检查,还要开展多少次宣传活动,还要召开多少次动员大会,才能真正撑起一把生命的保护伞。“安全工作有起点无终点” ,“安全第一,安全大于天”,“高兴奋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这些关于安全的口号和标语已是老生常谈,随处可见。一些安全责任人常常是大张旗鼓、大力宣扬安全重要性,也是天天讲安全,日日谈预防。但为什么“惨祸”依旧前仆后继的发生?显而易见,他们的安全只停留在嘴上,纸上谈兵,而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没有不折不扣的在生产中执行,这才是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的主要原因。安全管理首先是管理者责任。但绝不是仅张贴几张标语,履行履行程序、填写一堆资料,走走过场那样简单。而恰恰这种应付上级领导、给群众看看的形式主义却真真切切地在我们身边屡屡发生。制度挂在墙上,口号喊在嘴上,许多安全管理者很少亲临施工现场第一线。这与我们尊敬的温总理亲赴汶川大地震重灾区所表现出的挽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相比,不知是否感到惭愧?试想想,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年逾花甲的温总理在身上多处负伤的情况下,仍然爬上残垣断壁,举着喇叭给废墟里的幸存者鼓劲:“你们再坚持一会,部队正在抢救你们”。这一感人画面,永远定格在国人心中。总理的言行感动了我们,人民群众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同时也深切地告诉了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去做。其实只要我们大多数安全管理者自我表率,常常赴安全第一线,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建立有效监督机制,落实安全责任,查处安全隐患,积极实行有效预防措施,就一定能够减少事故的发生。事故出于麻痹,灾难缘于大意。许多企业或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只抓生产进度, 不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常常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后,不实行积极有效措施,认为安全投入是浪费,不设安全网、使用劣质安全用具、不及时更换防护用品,不搭设防护平台等等。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