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学案八 动力学基本问题和多过程问题一、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掌握解决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的思路方法其中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是基础,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是工具,加速度是连接力和运动的桥梁.2.求合力的方法(1)平行四边形定则若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产生加速度,可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 F 合,然后求加速度.(2)正交分解法: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力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一般把力沿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进行分解.【例 1】一架质量 m=5.0×103 kg 的喷气式飞机,从静止开始在机场的跑道上滑行,经过距离x=5.0×102 m,达到起飞速度 v=60 m/s.在这个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 倍.求:飞机滑行时受到的牵引力多大?(g 取 10 m/s2)针对训练 (2015 安庆二中期末)如图足够长的斜面倾角 θ=30°。一个物体以 v0=12m/s 的初速度,从斜面上 A 点处沿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8.0m/s2(g 取 10 m/s2)。求:(1)物体沿斜面从 A 点上滑的最大距离 x;(2)物体从 A 点出发需经多少时间才能回到 A 处?二、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中的图像问题1.常见的图象形式在动力学与运动学问题中,常见、常用的图象是位移图象(x—t 图象)、速度图象(v—t 图象)和力的图象(F—t 图象)等,这些图象反映的是物体的运动规律、受力规律,而绝非代表物体的运动轨迹.2.图象问题的分析方法遇到带有物理图象的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图象,先从它的物理意义、点、线段、斜率、截距、交点、拐点、面积等方面了解图象给出的信息,再利用共点力平衡、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去解题.【例 2】(2015 湖北武汉二中期末)如图 1 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物体。现对甲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 F,通过传感器可测得甲的加速度 a 随拉力 F 变化的关系如图 2 所示。 巳知重力加速度 g = 10 m/s2,由图线可知( )1A.甲的质量是 2kgB.甲的质量是 6kgC.甲、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0.2D.甲、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0.6针对训练(2015 吉林期末)如图所示,分别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x 、速度v 、加速度a 和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F 随时间 t 的变化图象,其中表示物体在做匀加速运动的是( )三、牛顿个定律的应用——超重、失重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由牛顿第二定律知悬绳对悬挂物的拉力或支持面对被支持物的支持力 FN- mg= ma,由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