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现代汉语新生词特色 关键词:现代汉语新词语构词词义社会文化信息 摘要: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现代汉语词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进人 21 世纪以后,出现了大量的新生词语。从构词方式、词义及承载的信息社会文化信息角度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可更清楚地一窥现代汉语新词的特点。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急剧、深刻的变化。在此背景下,语言的应用呈现出丰富、活跃、复杂的状态,其中引人注意的一个现象就是新生词语的大量涌现。如 2025 年出版的《新华新词语词典》,收人最近 12 年的新词语200 条,连同相关词语约 4000 条。什么是新词语?回答似乎可以很简单:新词语就是新出现的词语。然而,简单的回答并不能解决新词语认定上实际存在的问题。早在1984 年,吕叔湘先生就发表了《大家来关怀新词新义》一文探讨这一语言现象川,从而渐渐引起了人们对新词语讨论的重视。自 1987 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汉语新词词典》以来,新词词典的编纂出版便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已出版 20 余部,但关于“新词语”的界定却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论: 认为新词语一般指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的变革和科学文化进展的需要,利用已有的构词材料,根据汉语的构成规律新制造出来的词和语。如周永惠的《新时期汉语语汇的变化》认为,新词是新制造的词,它从意义到形式都应该是新的。这是传统词汇学的观点。 认为新词语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往汉语中没有的,新时期里随着新生事物、新观念、新制度的产生而产生的词语;一种是以往汉语中有的,但是在新时期的语言交际中增加了新的义项,并且该义项以较高的频率被使用的词语。如王铁昆所说,新词语是指一个新制造的或从其他语言中借用过来的词语,也指一个产生了新语义的固有词语,这里的新是相对概念,有一定的时限性在起作用。其中“新制造的”既包括代表新事物、新概念的词或短语,也包括不表示新事物、新概念的词语的新构成。 认为新词语包括三种形式:全新词语;旧词赋新义;旧词语复活。如姚汉铭就认为,新词语包括:从未出现过的;建国前存在,建国后几乎消逝,近几年复活的;一直存在,但近来新意义高频率地出现的。 上述说法各有千秋,但我们认为,对于新词语的范围,不妨实行从宽的态度。新词语主要的、突出的特征就是“新”,只要具备这一特征的词语都可称为“新词”。本文即综合上述观点,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尤其是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