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航行中的环境分析与安全措施水运企业从事运输的船舶怎样才能够保证航行安全,避开险情及事故的发生,这是我们每个驾引人员必须研讨的课题。航行过程当中对周围环境的分析并对分析的结论实行相应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船舶在运动过程当中周围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无论当时航行环境好坏,它时时刻刻都在相互转化,所以我们在航行过程当中必须做到对当前航段及下一航段的航行条件及可能发生的航行环境变化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并根据分析结果实行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便航行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做到心中有数,避开险情事故的发生。航行环境的变化有很多因素,我认为必须对以下主要情行进行分析评估:1、对航道条件的分析对于整个航行环境来说,航道情况是相对比较稳定不变的。哪些地方弯曲、浅窄,哪些地方有渡口、叉河口、引航道、桥梁、港口及横驶区、施工区等我们必须心中有数,要针对通过这些地方有可能出现的一些复杂情况制订明确的预控措施,待到时真的出现异常情况时不会发生手忙脚乱、惊慌失措的局面。最关键的是必须以安全航速行驶,加强电话联系,充分利用视觉及听觉瞭望,尽量避开在这些复杂地段追越、会船等情形发生,以免出现紧迫局面。2、对船舶密度的分析船舶密度及所处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由于每条船的船型、大小不一,航速也不一,加之不断有船进入或退出主航道,船舶周围环境及所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怎样使本船船位始终处于最适当位置,这就需要我们对前后,左右的船流量结合航道条件进行分析推断(使用雷达远近量程交替观察较好)。实行快慢车速控制船位,使本船始终处于较适当位置,以便遇紧迫局面时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实行有效应急措施。3、对气象的分析气象环境对船舶航行影响巨大,尤其是突发性气象环境的变化。如雷暴雨、强风、突发性浓雾,这就需要我们对气象形势进行分析评估,结合前方航道特点,船舶密度进行综合分析,提前选择适当地点抛锚避风、扎雾,切莫走到哪里算到哪里。等突发气象到来时再实行措施,这样就很可能失去能够抛锚的水域而造成被动局面。对于视线的好坏不能单从视距来衡量,这还要把当时航道条件,航行环境及视线的变化趋势来综合分析。目前长江上一般规定可航视距在 1500M 及以上。比如目前视距在 2000M 以上,但前方航行环境效为复杂且视距在向差的趋势进展,前方又没有合适的锚泊水域,那么这种视距就不适合继续航行,应该提前实行措施,选择适当水域抛锚。反之一样,假如视线在向好的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