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 市 xx 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xx 市 xx 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切实做好 xx 市 xx 区集中饮用水源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健全应对xx 区集中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机制,高效、有序地组织预防、控制和处置突发污染事件危机,提高 xx 区政府应对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的能力,保障供水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结合 xx 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1)《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24〕119 号); ( 2 ) 《 突 发 环 境 事 件 应 急 预 案 管 理 暂 行 办 法 》 ( 环 发〔2024〕113 号); (3)《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部令〔2024〕第 17 号); (4)《xx 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xx省人民政府令〔2024〕第 xx 号); (5)《xx 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x 政办发〔2024〕xx号); (6)《xx 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x 政办发〔2024〕xx 号); (7)《xx 省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x 环发〔2024〕xx 号); (8)《xx 市水环境保护条例》(xx 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1 号,施行); (9)《xx 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宁政办发〔2024〕xx 号); (10)《xx 市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修编)》(2024 年)。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 xx 区区域内 xxx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x 村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区域外波及影响到我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污染威胁或造成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突发污染事件的预警、控制和应急处置。 1.4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供水安全。 (2)分类管理,分级响应。针对事件特点,实行分类管理,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实行准确、有效的应对措施。 (3)平战结合,科学处置。积极做好物资和技术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实现一专多能,发挥经过专门培训的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 (4)依法法律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法律法规,加强饮用水源地突发污染事件应急管理,使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工作法律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 (6)权责清楚,奖惩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