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优秀说课稿 1 一、说内容: 我今日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本课的内容包括教材第 1 至第 2页。 二、说教材: 有余数的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既可以使学生拓展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又为以后继续学习除法打下基础。本节课要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余数。为了使学生掌握好有余数除法的,教材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认识到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产生,联系除法的含义引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并说明“余数”的含义以及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读法。随后的练习,都是让学生试着用有余数除法的算式来表示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帮助学生巩固对有余数除法含义的理解。 三、说目标: 介于以上的认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通过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余数产生的原因及实际意义,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使学生在猎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沟通、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进展抽象思维。 3、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沟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育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的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难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四、说教程(说教法与学法) 本课的教学分这样四大块。 第一块:复习引新。 1.观察:○○ ○○ ○○说说这 6 个苹果是怎么分的。说出两道除法算式。 2.说出:6÷2 的意义?6÷3 呢?。 3.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我想通过这样的复习找到新知的生长点,通过适当的温故,使新知的教学建立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上,也自然而然的引出新课。 第二块:探究新知。 这一块的学习内容,准备采纳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分四个层次组织学习活动。 第一层:分一分。让同学们在小组内把 10 枝铅笔分别按每人 2 枝、3 枝、4 枝、5 枝、6 枝分给小朋友,并把结果记录在书上的表格里。先指导操作,后自主活动,老师巡视指导。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得借助于操作活动。通过把 10 枝铅笔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对“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余数”的概念打下基础。同时,操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