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一)》说课设计 《行路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的一首乐府诗。诗以行路难比方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 展自己的理想,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新课标提出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所以在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诗词、疏通大意、落实背诵;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希望学生能根据作者的生活经历,理解李白苦闷迷惘愤慨与充满信心、执著追求交织起来的复杂心态,感受到本诗抑郁和奋发、失望和希望急剧交替变换的感情基调。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立足课本,拓宽视野,是现代教育的进展方向,在读懂本诗中李白怀才不遇的心情后,通过综合知识积累,把握李白诗歌的风格进而理解李白的性格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课文材料,还学生大量的课堂活动时间,体现新课标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理念,通过多层次诵读、多角度比较、艺术性创编等课堂实践活动来带动教学流程步步推动,在读、说、赏的层进训练中落实教学目标。 新教材入选这首诗歌,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体会作者强烈的苦闷心情和豪放自信的性格特点,培育学生品读诗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所以我把这节课定位于鉴赏诵读课。设计了分层推动式诵读──拓展积累式鉴赏的板块教学模式。 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老师讲述李白的人生故事──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墨的故事,同时展示在网络中找到了对于李白身世介绍的片断。在老师娓娓道来的过程中,学生会有极大的兴趣希望能走近李白了解李白,从而收到调动学生情绪,烘托课堂气氛的良好效果,并为下面理解本诗的情感底蕴奠定了基础。 二、分层推动式诵读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法,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在教学主体步骤的起始阶段很好的烘托了教学气氛。 1、朗读: 听朗读正音,亮开嗓门齐读。 2、译读: 分组对比课下注释读懂全诗,圈点出不懂的地方全组讨论,老师解疑。 3、品读: 以老师的问题为开头回答问题──透过诗歌我读到了(读到了低沉抑郁的心情、读到了慷慨豪放的信心) 用一组或几组反义词填空:《行路难》是一曲交织──与──的急剧变化的音乐。从而把握诗歌朗读的感情变化应该是低沉──激昂。 4、竞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