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薪酬改革新方案:酝酿重点提高基层待遇 公务员薪酬改革新方案:酝酿重点提高基层待遇 7 年前的那一轮机关工资制度改革,颁布了现行的《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建立起了全国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公务员工资级别从原来的 15 个增加到 27 个,加大了职务与对应级别的交叉,实行级别与工资等待遇水平适当挂钩。 通过工资标准设计,不同职务、不同级别的工资差距被拉开,基本工资最高与最低的比例由原来 6.6:1 扩大到 12:1。 这种旨在“打破制度内平均主义”的设计,建立起了工资收入的增长机制,强调级别在工资分配中的激励作用,但是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对基层公务员的士气造成影响。 “对于广阔基层公务员来说,能够从普通科员最终晋升至正处、正厅级官员的毕竟是凤毛麟角,大多数人晋升机会有限,” 人社部劳动工资讨论所讨论员刘军胜告诉记者,而根据目前的薪酬制度,公务员若在某一职务上多年不动,虽然工资也会上涨,但上涨幅度不大,这就影响到原来设计的激励机制的实际成效。 鉴于这些问题,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将把激励重心更多放在级别和专业技术职称上来,实行级别与工资待遇挂钩的政策。 据接近人社部的人士介绍,未来的级别工资将可以体现同一职务层次的公务员工作年限、资历和能力的差别,使公务员不提升职务也能通过晋升级别提高待遇,“将来一个副处长的工资就可能比处长还高。” 现在《公务员法》将公务员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三大类。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方案,就是要着力于使技术等级的薪酬水平能够与行政序列保持平行,从而鼓舞基层公务员的多元化进展,向更艰苦和更需要的地方合理流动,避开千军万马都去挤行政职务晋升的独木桥。 “现在公务员职务上不去,他的工资水平会受到影响,而将来加大专业人员工资水平,专业技术水平与相应的级别上去了,工资也会跟着上去,他可能当不了多大的官,但是工资不会低。”刘军胜解释说。 法律规范津贴缩小中西部差距 此轮公务员薪酬体系改革,除了职级工资调整外,另一项主要任务是法律规范地区补贴津贴制度。 上一轮公务员工资改革明确提出,在法律规范津贴补贴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并总结经验后,再实施地区附加津贴制度。 “2024 年改革方案中要求出台津贴补贴制度,但是对制度何时出台没有做出时间限制,现在公务员津贴补贴都是地方自己制定,富裕地区补贴水平较高,中西部地区津贴补贴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