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免疫规划强基工程实施方案 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怀支持和全市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免疫规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展,广阔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日益提高。免疫规划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和人员配备等普遍落后,制约了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为全面提升我市免疫规划整体水平,根据《市免疫规划强基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依据“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原则,以城乡医疗卫生“优质均衡进展”为导向,在全市基层单位实施免疫规划强基工程,到 20xx 年底,免疫规划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服务质量全面提升,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群众满意度稳步提高。 (一)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每个预防接种单位配备专职免疫规划工作人员 2 人以上、接种人员 5 人以上,具备相关学历和资质,业务素养明显提高。 (二)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预防接种门诊法律规范化建设达标率 100%,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覆盖率 85%以上。 (三)业务管理进一步法律规范。 预防接种单位各项制度健全,管理法律规范有序,儿童预防接种证发放、登记管理、冷链管理、安全注射、流动儿童管理、接种证查验等工作有效落实。 (四)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 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新生儿建证率达 100%,适龄儿童接种证持有率、使用率 100%,票据持有率、使用率 95%以上,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率 95%以上,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95%以上,麻疹风疹疫苗和麻腮风疫苗接种及时率 90%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预防接种人员队伍建设。 1、配足专业人员。 各单位应配备免疫规划专职人员 2 人以上。常规免疫接种日期间,接种门诊工作人员不得少于 8 名,其中儿科临床医师 1名(负责询问诊体检及异常反应处理),登记工作人员 1—2 名,接种人员 5 名,留观巡视人员 1 名。各单位要合理调配工作人员,确保免疫规划工作正常开展。单位人手较少难以安排的,可通过公开招录予以补充。对于业务素养差、责任心不强、不能胜任免疫规划工作的人员,及时调离免疫规划岗位。要注重免疫规划工作的延续性,确保免疫规划人员队伍相对稳定。 2、严格资质准入。 从事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应具有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乡村医生等执业资质,并经过预防接种专业知识和儿童预防接种计算机信息系统应用培训,获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