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学习目标】⒈知识与能力:领悟“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⒉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清写作思路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鉴赏关键词语来体会鲁迅杂文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学习重点】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学习难点】学习鲁迅杂文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知识链接】1、杂文: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属现代散文中的一类。特点:短小精悍,尖锐泼辣。常用譬喻、反语、讽刺等手法,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形象阐述中蕴含道理,有寓庄于谐的情趣。2、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等。1918 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学过他的《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社戏》《孔乙己》《祝福》等。3、“且介亭”的由来:1935 年,鲁迅居住在上海闸北四川路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即“半租界”。鲁迅先生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且介亭”表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意喻中国的主权只剩一半,也暗讽国民党统治下半殖半封的黑暗现实。《且介亭杂文》共三集,收集了先生于 1934 年所作的杂文,于 1937 年出版,是先生后期杂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学习】㈠背景介绍“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将魔爪伸向华北,国民党集团越来越依附英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出卖民族利益,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都执行卖国投降路线,讨好帝国主义,真是“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肆意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外,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政府的媚外,一个“送来”,一个“送去”,中国社会面临“殖民地化”的严重危机,也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同时革命阵营内部,一些人对外来的东西产生了恐惧甚至盲目排外的情绪,只要是外国文化便不敢接触、不敢择取,甚至一概排斥。1另外古代文化也遭遇同样的危机。左翼文化界 1934 年前后展开民族形式文艺大众问题的讨论,有人指责采用和改造旧形式是“机会主义”,是“类乎投降”。总之,对待外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