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捕鸟蛛的知识简介 捕鸟蛛是蜘蛛中的“巨人”,大小像拳头,四足外展时体宽,最大捕鸟蛛体长可达到 25 厘米长,因捕食鸟类而得名,对此你还知道有哪些关于捕鸟蛛的知识吗?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捕鸟蛛的知识简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捕鸟蛛简介 捕鸟蛛属于较原始之蜘蛛,其全身密生细毛。南美洲及北美洲的一些捕鸟蛛身上某些地方具一种刺激性的蛰毛,遇到老鼠等天敌便用后脚扫散这种自然的致痒粉。敌人的反应就像工人铺设织维玻璃毛毡后,全身会发痒。所以可使用这种护身方式,却未必有亚洲等地捕鸟蛛那么会咬,因此美洲捕鸟蛛的毒性常低于亚洲等地的。台湾仅在兰屿发现亚美阿蜘蛛(Yamiawatasei Kishida1928)一种。 捕鸟蛛人工饲养知识 一、适合饲养的品种 目前人工驯养繁育已取得成功适合人工养殖的蜘蛛品种有: 1、虎纹捕鸟蛛:棕色,个体很大,一般 58 厘米长,可达 10 厘米长。背甲有花纹是一种负趋光性穴居蜘蛛,见于广西、云南和越南的原始森林中。 2、海南捕鸟蛛:其外形与虎纹捕鸟蜘蛛非常相似,但体色比虎纹捕鸟蜘蛛更黑,产于中国海南岛。 3、敬钊缨毛蛛:它的形状和虎纹捕鸟蜘蛛非常相似。个体纹大、体呈黄褐色,腹部及背甲无虎纹斑,体长可达 8 厘米,产于广西及海南等地。 二、人工养殖 捕鸟蜘蛛喜爱住在黑暗、潮湿、通风的地方穴居,适宜温度1035℃,湿度 50%80%的环境。成年蜘蛛交配一次,终身产卵。36 月为产卵期,高峰期每二年可产三次,平均产卵 100300 枚,产期 15年,卵化成活率达 95%,寿命 30 年。 养捕鸟蜘蛛不需要太多的空间,而且比较好管理,繁殖率也很高。引种是养殖捕鸟蜘蛛的重要环节。最好选择经过人工驯养繁育的后代作为种蛛。人工驯养和繁殖的蜘蛛已经适应了人工饲养的环境,它们的存活率将更高。它们易于繁殖,繁殖能力强。引种后的蜘蛛由于环境突变,容易受惊而造成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或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生理障碍,最后导致死亡。因此,对于新引进的蜘蛛,我们应该设法使它们安定下来。最好的办法是把它们放在一个幽静、暗光的地方,同时要及时给水。 鸟蛛日常管理。捕鸟蜘蛛每 58 天觅食一次,成年蜘蛛每次觅食约 15 克。捕鸟蜘蛛的饲料来源广泛,主要来源于各种昆虫或其他无脊椎动物,如蝗虫、蟋蟀、蝗虫、蟋蟀、蟑螂、甲虫、鞘翅目蟑螂、地鳖等有翅昆虫、蛾、蝴蝶,可作为蜘蛛的饲料。每次投料后的第二天,应清理投料箱,及时清理剩余的投料,及时补充饮用水。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