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施工角度浅谈楼面裂缝的防治一、商品混凝土的性能改善 目前 现浇结构已经普遍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但受剧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各个商品混凝土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混凝土外掺剂以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所以在控制商品混凝土质量方面要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混凝土品质的明确要求,不能片面的压价和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混凝土的品质,从而导致混凝土性能下降和收缩裂缝增多。同时现场逐车严格检查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坚决退场,以保证混凝土熟料的半成品质量。二、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以阳角 450 斜角裂缝为主外,其他还有常见的两类:(1)预埋线管及线管集散处;(2)施工中用转材料临时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现从施工角度进行综合 分析 ,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技术措施可防治楼面裂缝:(一)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保护钢筋在楼面混凝土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混凝土收缩1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但是,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难题。板的卜层钢筋一般较细。受到施工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而在施工过程中,各工种交叉作业,上面又有大量人员走动、踩踏,这就造成了上层钢筋容易弯曲、变形。所以,这些原因要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加以改进,具体措施如下:1.根据大量的施工实践,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必须设置钢筋小撑马,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 600mm(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 3 只),特别是对于细小的钢筋,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2.尽可能合理地安排好各个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绑扎完板底钢筋后,线管预埋和模板收头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以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同时对施工人员加强 教育 和管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保护板面钢筋的重要性,必须行走时,尽量沿钢筋小马撑支撑点通行。3.在混凝土浇筑时对裂缝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跳板,扩大接触面,尽量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混凝土浇筑时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进行护筋,确保钢筋位置正确。4.在楼梯、施工缝等频繁通行处应搭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施工人员通行。(二)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预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