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0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200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中国古代经济发展_第1页
1/12
200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中国古代经济发展_第2页
2/12
200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中国古代经济发展_第3页
3/12
2009 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学案(2)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一、温故知新1、中国古代政治涉及的两条线索:中央和地方的较量,皇权和相权的博弈。2、内容: 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听命于中央 秦朝郡县制特点:郡守县令与皇帝没有血缘关系,职务不能世袭 目的:巩固皇权,稳定天下西汉郡国并行制 弊端: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历程实施者:汉景帝、汉武帝对策 措施: 剥夺王国封地、颁布推恩令 结果:王国对中央的威胁解除 背景: 安史之乱发生 唐朝节度使制 恶果:出现藩镇割据局面背景: 割据政权并立,战争不断,人民生活困苦 权: 削弱宰相、节度使和地方官员的权力 宋初集权 措施 钱: 中央掌握大部分财赋收入 兵: 实现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 利弊: 利是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弊是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国家出现财政危机。结局: 中央在与地方的斗争中处于绝对上风 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的较量3、皇帝制: 皇权至上 , 家天下 。 秦朝三公: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三公九卿制 九卿:略 关系:互不相属,互相牵制西汉:建立 中朝 ,选用亲信侍从 东汉:形成 尚书台 ,取代了 三公 的权力。魏晋南北朝: 尚书台 改称尚书省 ,新设立中书省和门下省。 和 名称: 三省六部制 隋唐 结构:三省: 中书省 、 门下省 、 尚书省 历程 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 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避免了朝臣独揽大权,有利于皇 权加强 行政权: 宰相 宋初 措施: 军权: 枢密院 财权: 三司 结果: 改变了分裂局面,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国家出现财政危机。 元朝:中央设置 中书省 ,长官为 左、右宰相和平章政事 。 措施: 朱元璋 时废 丞相 ,设 殿阁大学士 。明朝 朱棣 时正式设 内阁 。 影响: 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清朝 措施:沿用明制,设 内阁 , 议政王大臣会议 负责军国大事。 雍正 年间设军机处。影响: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评价: 虽有可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却导致一人独尊,将国家命运系于一手,最终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秦汉以来君权和相权的博弈4、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总体趋势:中央集权逐步加强,专制皇权走向极端。二、本专题你需要理解的概念:1、生产工具、耕作方式、土地制度时期生产工具耕作方式土地制度原始社会石斧、石铲、石镰、木耒、骨耜、刀耕火种土地公有制商周时期木、石、骨、蚌、铜器、青铜器大规模简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0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