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届高考历史考点专项教学案考点 14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考点要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与募兵制、租庸调制、两税法【重点难点】 三省六部制创立、完善、作用和意义及其主要职能;科举制创立和完善的过程、主要考试科目、作用;隋唐实行租庸调制的前提和进步作用;唐朝改革租庸调制的指导思想;两税法实行的目的、特点、作用和意义。【整体概括】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继往开来的重要朝代。隋朝在借鉴前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改革和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唐朝及以后的历代王朝产生了重要影响。 隋朝继续实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并开始部分推行以庸代役的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唐朝是一个强盛的封建帝国,唐初统治着吸取隋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和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租庸调制。隋唐时期一系列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得以革新和完善,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考点扫描】 隋文帝确立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唐太宗进一步划分职权。中书省:决策机构,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审议机构,审核政令。尚书省:行政机构,执行政令。三省六部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① 既分工又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② 相权分为三,官品又低,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 是中国官制的重大变革,历朝基本沿袭。创立: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完善:贞观时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时高官主持考试,后成定制。① 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抑制了门阀士族的势力。② 扩大了官吏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知识分子通过考试参加了政权,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③ 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④人才选拔和官吏任命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利于政局稳定。措施:军人户籍编入州县,同样分田,军民不再异籍。① 与均田制结合。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利于生产,增加了户口和税收,扩大了兵源,也清除了胡汉分治的遗迹。② 有益于国家的统—、富强和民族融合。① 增加军府数量,l/3 以上驻守关中,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② 兵将平时不在一起,将帅不易拥兵自重。③ 服役期间免征租庸调,但出征时要自备武器、粮食,军费负担加在了农民身上。① 随着均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