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学案复习目标: 1、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并会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标志。2、掌握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涵义。3、理解化学平衡常数并会应用。知识梳理:一、可逆反应1、可逆反应在 下,既能向 同时又能 的反应。理解可逆反应需注意三同:同__、同__、同____。2、正反应和逆反应:3、可逆反应的特点: 。4、可逆反应的表示方法:二、化学平衡的建立1、化学平衡的建立以 CO+H2O(g) CO2+H2 反应为例。在一定条件下,将 0.01 mol CO 和 0.01 mol H2O(g)通入 1 L 密闭容器中,开始反应:(1)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 ,正反应速率 。生成物的浓度为 ,逆反应速率为 。(2)反应进行中:反应物的浓度 ,正反应速率 。生成物的浓度 ,逆反应速率 。(3)肯定最终有一时刻,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 ,此时,反应物的浓度 ,生成物的浓度也 。如图所示。2、化学平衡状态(1)定义: (2)特征:逆: 等: 动: 定: 变: (3)特点: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反应进行的方向无关,而与反应时的条件有关,只要条件相同(温度、浓度、压强等),最终就会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三、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以 mA(g)+nB(g)pC(g)为例直接标志:①速率关系: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A 消耗速率与 A 的生成速率相等,A的消耗速率与 C 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 m:p,B 生成速率与 C 的生成速率之比等于 n:p。② 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间接标志:①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注:m+n≠p)②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各气体的体积、各气体的分压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总结: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mA(g)+nB(g)pC(g)+qD(g),根据对化学平衡概念的理解,判断下列各情况下,是否达到平衡。可能的情况举例是否能判断已达平衡1、混合物体系中 各 成 分 的 含量①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量的分数一定② 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③ 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④ 总体积、总压强、总物质的量一定2、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① 单位时间内消耗了 m mol A,同时生成 m mol A② 单位时间内消耗了 n mol B,同时消耗了 p mol C③v(A):v(B):v(C):v(D)=m:n:p:q④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B,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