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摆摊卖手机日入 2 千元 月入 5 万,三个月内为自己攒足创业启动资金。 定下这个雄伟目标的是两位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摆摊卖手机加上以旧换新的创意,目前,她们日收入达 2000 元。 在她们眼里,梦想并非遥不可及。 以旧换新卖手机,效果出人意料 铃铃铃、铃铃铃凌晨 5 时,杨芳与秦婷房间里的闹钟准时响起,她们开始从睡梦中挣扎着起床。用她们的话说,这个时候简直生不如死。但为了梦想,只好一切朝钱看。来不及吃早餐,两人拉着厚重的箱子,赶往好不轻易找到的摆摊地点。 杨家湾湖工商贸学院旁的一条小巷,两个女孩展开折叠桌,麻利地摆上数十款手机,几乎涵盖了直板、触屏、滑盖等各种新潮时尚,甚至国内还未面市的机型。 摊位旁,手机以旧换新的易拉宝十分醒目,吸引了不少学生和不同年龄层的路人,这些手机换购价 300600 元不等。固然问的多买的少,但只要卖出一台,相对于几十元至一两百元的进价依旧是暴利。所以,只要有人感爱好围拢过来,她们便会根据不同年龄层的人,热情地推举起适合的款式及功能,并推出保修一年的承诺。 而购机者大多看中的是这些手机新奇的外表、多样的功能,以及低廉的价格。实在以旧换新只是个概念,让顾客心理上舒适一些,旧手机我们拿去卖都是按斤称的,两三块钱一个。她们说。 大学毕业前夕,杨芳得知儿时好友在成都街头摆摊卖手机收入可观,而武汉还没有这种模式,就想在暑期试一试。在朋友的帮助下,杨芳有了进货渠道,受家电卖场以旧换新及保修服务的启发,自创了手机以旧换新的模式,没想到效果出人意料,第一天赚了 1500 多元,我大学生活费一个月也才 700 元,当时就感觉这钱来得太轻易了。 一番挣扎后,杨芳放弃家人帮忙找的一家建筑单位的财务工作,拉着预备回乡做小学老师的秦婷一起帮忙。 出门摆摊回家对账,日工作 15 小时 傍晚 18 时许,两人开始收摊,当天的收入还不错,卖出 9部手机,去掉场地费和车费及两顿饭钱,进账 1700 元,但累得够呛。看上去钱蛮好赚的,背后的辛劳一般人真体会不到的,以前我们哪受过这些苦。秦婷说,40 多天来这些她们都已经习惯了。别看钱来得轻易,找个合适的地点摆摊却十分不易。这些天,她们几乎跑遍武汉三镇。 杨芳说,武汉的很多地方都不答应摆摊,她们只能找背街小巷,并且需要人流量集中。然后还要和治理职员或社区物业谈场地租赁用度,一般小摊 3050 元的治理用度,但听说她们是卖手机的往往就得支付 100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