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1高三语文高考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2教学素材

2011高三语文高考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2教学素材_第1页
1/12
2011高三语文高考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2教学素材_第2页
2/12
2011高三语文高考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2教学素材_第3页
3/12
语文教学素材: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2表现手法 抒情类表现手法 描写类 修辞类 其他类 表现手法是一首诗在整体上采用的抒怀言志方式,即诗人是借助什么来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的。 题型二:赏析手法类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 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学生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 [答题范式]明手法(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阐运用 (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 析效果 (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用心 爱心 专心表现了什么主旨) 【叙——析——评】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抒情手法:(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咏史言志、借人物言志、用典抒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即事感怀等)【手法解析】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抒发了女词人慷慨激昂的人生理想,含蓄地批判了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懦弱行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文天祥精忠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析】诗句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 杨炯用心 爱心 专心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问: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__________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___________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都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 答案: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1高三语文高考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2教学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