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素材: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5其他手法联想、想象、抑扬、赋、比、兴等。1、联想: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会产生联想。一提到“秋风”,往往立刻会想到“落叶”. 诗歌中极其常见。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诗人由柳枝的下垂联想到翠绿的丝绦 2、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已有的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梦游的景象就是想象,李贺《天上谣》中描写天庭的景象时也运用了想象。 区别: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使用的。月夜 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析】全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3、赋、比、兴:古人云:“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打比方用比喻,兴复杂一些,主要意思就是外界事物触动了诗人的兴致,引发诗人歌唱.诗人找到一个话头,因此兴多数用在诗歌的开端。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用心 爱心 专心1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经》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例如:《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这是赋《硕鼠》一诗中,就是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通过描写令人憎恶的老鼠,将奴隶主贪婪残忍的本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属于兴。4、抑扬: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而后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比如:闺 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析】先扬后抑,先写少妇“不知愁”“上翠搂”,后面才写她忽见柳色而“悔恨”不已,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