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2高中历史 9.4《戊戌政变》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2012高中历史 9.4《戊戌政变》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1/4
2012高中历史 9.4《戊戌政变》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2/4
2012高中历史 9.4《戊戌政变》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3/4
第 4 课 学习方法点拨 1.戊戌变法触及了顽固势力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2.戊戌政变的发生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 3.学习本课内容,一方面要通过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得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的结论;另一方面,要通过戊戌变法的深远影响,体会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4.要注意认识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教材自学导引与解读一、新旧势力的交锋1.代表人物⑴ 旧势力:以① 为首。⑵ 新势力:以② 为首。2.交锋举措⑴ 旧日势力 A.解除支持新政的光绪帝老师③ 的军机大臣职务。 B.任命荣禄为④ ,控制京津地区。 C.大部分中央和地方官员对新政⑤ 。 D.荣禄等人暗中勾结,密谋由⑥ 训政,以达到结束光绪帝主政、扑灭新政的目的。⑵ 新势力 A.光绪帝革去礼部两名尚书及四名侍郎的职务。 B.任命谭嗣同等“⑦ ”。 C.拉拢⑧ ,却不识其真面目。D.游说列强支持落空。【拓展点拨】守旧势力抵制和反对新政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维护自身的权力;维新派试图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是进步的、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通过对比分析,两派间的实力差距太大,注定了这场变法最终走向失败的结局。【自我校对】①慈禧太后;②光绪帝;③翁同龢;④直隶总督;⑤抵制;⑥慈禧太后;⑦军机四卿;⑧袁世凯;二、百日维新的失败1.导火线⑴ 光绪帝受到慈橹太后训斥,召见① 等人商议对策,授以密谕。⑵ 谭嗣同带密谕夜访② 。⑶ 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③ 。2.经过⑴9 月 21 日,慈格太后宣布“④ ”,囚禁光绪帝。⑵ 慈植太后下令捕杀“⑤ ”。⑶⑥ 被保留下来之外,其他措施全被取消。3.结果:“百日维新”宣告失败。【拓展点拨】百日维新失败的过程:慈禧太后训斥光绪帝——光绪帝授密谕——谭嗣同请求袁世凯起兵勤王——光绪帝接见伊藤博文——慈禧太后“临朝听政”,囚禁光绪帝——袁世凯将密谕曝光——屠杀戊戌六君子——取消新政——百日维新失败。【自我校对】①谭嗣同;②袁世凯;③伊藤博文;④临朝听政;⑤军机四卿;⑥除京师大学堂;三、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1.失败原因⑴ 根本原因: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① 十分强大。⑵ 主观原因 A.既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广大② 。 B.寄希望于无实权的③ 和极少数帝党官僚,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2.教训:在当时的中国,④ 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2高中历史 9.4《戊戌政变》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