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演练——更远或更多导语 本期“同题演练”选择的名家范本是作家孙甘露的随笔《更远或更多》。更远与更多,可能很多同学会联想到理想、未来、欲望、坚守……这都是固有的考试思维模式衍生出来的生发点。参考下面的学生例文,看看是否能找到可以借鉴的思路。 雷同同学将足下丈量的一步一痕与手中的书卷相联系,眼中的风物与手中的文字如果遭遇到难以呼应的尴尬,如何才能让它们相映成趣?作者给了我们完美的答案,用心去欣赏风景、用心去思考人文,才能达到物我统一。 林听雨同学用剧作《玻璃动物园》开头,概述了剧本内容后笔锋急转,又讲述了另外一个故事,看似毫无关联,却又关系紧密。“他们像是苇草,托着梦想,有韧性地生活。他们有立足点,有自信、有把握,所以并不那么急躁浮夸”。“而这一切,无关远近,是不同于经历丰富的一种精神上的富足”。全文不急不徐,却步步紧凑,收束全文,紧扣“更远或更多”——是这四篇例文中,非常值得称道的美文。 张今同学开篇就谈坚持一个理想和多个理想的矛盾、享受现在还是为了未来努力打拼的矛盾,后来又落笔到人类对自然界的贪婪掠夺上。内容铺陈,略显繁杂,但这也是高中生写作的通病。 院茜同学则更为感性,她从很多先人和经典读本中用例,以说明拥有更多未必就幸福的道理,全文如果能更集中一些,效果会更好。 演练题目:更远或更多(名家范本见本刊 2011 年第 24 期第 9 页) 参战学校:厦门外国语学校(指导教师:胡卫东) 郑州外国语学校(指导教师:浮利古) 主持人:于智博 厦门外国语学校简介 厦门外国语学校秉承“进德修业”的校训,创办于厦门特区成立的 1981 年,原址在“海上花园”鼓浪屿上,现有两个校区三所附属学校。作为全国外国语学校理事校之一,学校具有 20%应届毕业生保送全国重点大学的资格。学校有多名外籍教师任教英、法、德、日语课程。2011 年被北京大学确定为福建省首批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学校。2011 年高考囊括福建省理科总分前两名和厦门市文科总分前五名。同时,学校也是福建省目前唯一一所获得两个“清华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名额的学校。如今,厦外学子遍布哈佛、斯坦福、剑桥、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 [例文一] 更远或更多 □雷同 “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多好的一句话。 于是常纠结于出远门还是留在家里看书。 山水看多却难免腻味,很小的时候竟就有了这样的体会。 那是西湖,让我大失所望。 时年尚小,只见周边一滩绿水,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