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考情分析】1.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如: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时间、原因、地步、特点;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时间、特点和基本史实;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和后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影响。2.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3.考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知识交汇】一、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历程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产生。(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初步发展。(3)1912~1919 年:进一步发展。(4)1927~1949 年:从较快发展到毁灭性打击。(5)1949~1956 年:从合理调整到社会主义改造。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的,与欧美各国相比,具有如下特点: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②民族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中国近代化的领导权;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的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畸形,产业结构不协调。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重工业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力、石油等工业尤为微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3.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作用的认识。(1)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中国近代化和社会进步。(2)政治上,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中国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思想上,为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西学的传播不断冲击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并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1)19 世纪 60、70 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反映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早期维新思想随之兴起。(2)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