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课程设计总结范文精选 3 篇(全文)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下课程设计文章 1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前期教学工作(1)设计题目、内容不法律规范,要求不统一。由于每届或每班的指导老师不同,设计题目、内容、要求、难易程度偏离太大。如有数控机床改造设计、伺服系统掌握设计、交通灯掌握设计等,要求、工作量也不相同。有的设计任务偏难,有的设计任务又太简洁。(2)设计资料缺乏。由于机电一体化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和专业,这方面的学问内容都在相关的杂志刊物登载,书籍相对少一些。要进行课程设计,编写这方面的资料较困难。没有现成的资料汇编及设计手册,同学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找资料,往往是老师关怀查找资料。而且没有像机械零件设计那样的系统完整的课程设计指导书。在设计中盲目性较大。(3)师资不足。最早几年机电专业方向只有一个班或两个班,指导老师有 2~4 人即可。一般由主讲或熟识机电一体化掌握系统课程的老师指导。近几年随着同学的扩招,机电专业扩展到 4~5 个班,指导老师需要 8~10人,明显不够,因此有必要进行培育。2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改进措施(1)编写合适的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指导书,配齐设计资料。到目前为止未见过公开出版的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指导书,所以有必要编写合适的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指导书,并编写较全的资料进行汇编,与指导书汇编成册。(2)法律规范设计题目,统一要求。法律规范设计题目不是整个设计都用同一个题目,而是在一个范围内选择题目,老师依据所选的题目按统一的要求下达任务书。设计题目一般以简易数控机床设计、数控机床改造设计、机器人及掌握设计较为合适。在市场上可见的机电产品多得很,不是全部的机电产品都适合做题目,因其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机电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以机床设计、机器人设计掌握为典型产品的,在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中要反映课程设置的内容。机电专业方向课程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计算机掌握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器人导论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在电的方面主要介绍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掌握系统;机械方面介绍了机械运动、机械传动、机械结构及相关的标准部件,如滚动导轨、滚珠丝杠等。在选题及设计中要反映上述的内容。因此法律规范化的题目主要为数控车床(或铣床、钻床等)设计、车床(或铣床、钻床等)数控化改造设计、或是工业机器人及掌握设计。这些都具有肯定的机械部分内容,如数控机床进给轴传动部件,机器人的腰身、手臂运动部件及滚珠丝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