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倡议书毕业生就业倡议书 1 在后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xx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 630 万人,是 20xx 年的 107 万的 6 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人保部表示,20xx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 87%,今年将力争达到 70%左右(据、济南日报 20xx216),但事实上的真实就业率可能还要低得多。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将对大学生本人和其家庭、对教育事业的进展、对社会稳定都将产生负面的影响。 如何改变中国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实困境,如何让知识真正体现出它的社会价值,如何让知识拥有者从“知识匠”成长为受人尊重的“人才”,并进而成为“人格独立的人”,这不但需要更多的爱心人士和公益团队的无私奉献,更需要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努力,以使最终能够从制度层面上来推动就业政策和教育事业的改革。 这种改革涉及到国家出台大学生就业和失业保障的相关政策,包括鼓舞大学生到民营企业、县乡基层、宽阔农村就业的优惠政策;涉及到中国产业进展,即如何使现有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升级,同时又要与并不充足的高端人才和知识相匹配;涉及到二元户籍制度、金融制度、财政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即如何消除城乡差别、地区差距;涉及到中国教育重理论轻有用、重智育和考试轻人格培育等等顽疾;涉及到“扩招”、“教育产业化”、“大学行政化”…… 显而易见,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现有体制之缚。在体制改革、政策性帮扶难以一步到位的情况下,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家当仁不让地成为帮助大学生就业、并进而可能成为带领大学生完成人生转型的主力军和带头人。 为此,我们的倡议: 1、每年都尽可能多地接收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来公司(或机构)就业。 2、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保障大学生工作的基本稳定、与其才能相适应的岗位、享有应有的福利待遇。不因性别、家庭背景等而存在任何形式的卑视。 3、帮助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培育完善的人格,积极开展大学生岗位培训,支持大学生在职学习。 4、接纳大学生来公司(或机构)实习、建设大学生实习基地。与求学中的学子签订定向培育进展协议,免除学子们的后顾之忧。 5、提供助学金、慈善捐款或物质条件,帮助家庭困难的求职求学者渡过危机。 6、各级政府或社会组织为大学生建立“推优平台”、“就业培训平台”、“就业信息服务与跟踪平台”和“职业生涯辅导平台”...